词条 | 影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影壁分类:【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庭院式宫殿及民宅大门内、外,正对大门,起屏护作用的墙壁。也称“照壁”、“照墙”。古时人们迷信,出入大门时忌见到邻家的烟囱、房脊、坟地等,故在门前建一影壁,以屏护遮挡。渐发展成庭院式建筑中一个组成部分。在大型的庭院里面,也常建有影壁,起划分院落,遮挡家庭成员的生活活动,使之不被一览无余,防止不速之客迳直入院,标示宅主财势地位等作用。皇家宫殿内在帝、后及嫔妃居住的寝宫庭院的入口处建有影壁,起屏护作用。旧时,民宅在宅门外的影壁用材多与宅门、宅墙用材相配,或砖瓦,或木板,或夯土,以取得统一协调的视觉效果。但民宅影壁不得用琉璃砖、瓦。影壁结构一般是下有以条石砌成的基座,上有筒瓦滚脊式壁顶,有的造飞檐;壁体或做一个壁心,上加雕饰,或做成三个壁心,两侧壁心稍加雕饰或不加雕饰,中间壁心雕刻精美。院内影壁多为砖砌,较宅门前影壁稍小,有加顶的,有不加顶的,多一个壁心,或雕以花纹,或以砖砌成各式透空花格,很富装饰性。皇家宫殿院内的影壁一律用琉璃砖瓦砌成,显得富丽堂皇,皇权可畏。也可见封建时代等级制度之森严。 中国古代建在院落大门内外,与大门相对充当屏障用的墙壁,又称照壁、照墙,古称门屏。现存影壁,均为明、清两代建筑。有一字形、八字形两种。砖砌影壁主要由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构成。明清宫殿、寺庙、衙署、第宅均建有影壁,壁顶有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等。农村住宅影壁一般用夯土或土坯砌筑,上加瓦顶。 是河南民宅常见的设置,多位于宅院大门之内。位于大门外者,一般是富商官宦之家的大型宅院。据说影壁为阴阳五行的产物。旧时院落讲究坐向,以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的正向为佳。但南为火方,北为水方,水火不容,故树以木屏风为障。这样水能生木,木能生火,五行相生,宅院自然也就吉祥如意了。久而久之,便以墙代之。河南所见影壁多为土墙和砖墙。墙面上多饰以绘画,诸如山水花卉之类。豫西等地民家多在墙正中凿一神龛,供奉土地神。富人之家的砖质影壁多在上面刻以吉祥图案,诸如“松鹤延年”、“梅鹿望松”等,也有刻一大“福”字“寿”字者。多数人家喜欢在影壁下栽上石榴树或所喜爱的花卉。 门外影壁(段铁安摄) 大门以内的照壁,又称“影壁”、“影门墙”等。鲁西南称照壁为“宅神堂”,认为该处是家宅诸神集聚之处。有的照壁单独建筑,有的则与厢房山墙相连接。照壁能使院落布局复杂,产生曲径通幽之效。照壁由基座和壁身两部分组成。基座多以石料建成,壁身多为砖建筑,多呈正方形,四周以砖雕装饰,中间或作画,或书“福”、“鸿禧”等字,或以白灰及白色釉料粉刷,以象征吉庆和洁净。一般家庭多在照壁后种植木本花树,或栽种藤蔓性果树,致使壁上画屏与壁旁花果相映成趣,显得更加优雅。 进入大门至照壁一段路俗称“过道”,至北屋俗称为“甬道”、“甬路”。进入大门后去前院,若有墙隔断,往往设有月亮门,不设门扇。前院与后院若有墙隔离,设门,叫“二门”。院内人行道,多以砖石铺设。院内空间之地,多栽果树、菜蔬或花草。窗下多栽石榴树,民间认为石榴树只有听到悄悄话才能多结果。 院中排水沟,有明暗两种,统称“阳沟”。传统观念认为,流水是风水的重要体现,水随人走,因而院中所有雨水必须汇流一处并由大门一侧排出。雨水排出大门后,必绕过门前流入街巷的排水沟中。 是传统民居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置于院内直冲大门处,分基座和壁身两部分。基座多为须弥座式。壁身多为正方形,四周是砖雕装饰,中间挂有书“福”或“鸿禧”、“戬毂”等红底黑字的木雕牌。由于大多数单独的四合院都是在房屋的东南角处开大门,故进大门后直冲的就是东厢房的房山。民间认为进门见房山不利于居住,故建影壁或将房山装饰成影壁墙(俗称“座山影壁”)。由此看出,影壁起了避邪的作用。同时,影壁隔绝了院内外,保持了传统民居封闭性的特点。 影壁同门楼一样,也是三合院、四合院和大四合套院落中最为讲究的建筑。其砖雕装饰十分精美。在一座影壁上可以装饰10多种不同纹样的刻砖作品,其中包括清水墙、瓦顶、托头、檐头、壁额、壁柱、壁心、壁身及须弥座等部位。 辛亥革命前营造的三合院均有影壁,民国以后则多不建。但是,为了隔绝内外,三合院和筒子院等院落均设“插屏子”,仍起影壁的作用。插屏子为木制,由三扇屏风板组成,中间一扇可卸下,两侧分别可向院内开启,若是封顶式的,民间则称为“过道儿”。 影壁 在宅院屋的大门外迎面用砖砌一墙壁,作为屏风之用,称“照壁”,又叫“照墙”。其壁的顶端两头,或塑二龙昂首,或塑双凤展翅,或两端各置两块白石。壁面涂以红色,向门一面中心偏上做一团形,中间大书一个“福”字或“寿”字,或绘迎客松、松鹤延年、松鹿长寿等图,以求祥瑞。向外一边则嵌一个石制的八卦图案,认为可以避免风水外流和阻止邪气入屋。有些房屋,如有河或池塘正对中厅,则在门台外筑一屏风。 又称照壁,也是陕西建筑中的一种传统格式,它设在院内正对大门之处,独立如屏风,既有观赏价值,又可遮挡宅内活动,给人以空间变换的感觉。有的影壁可兼作山墙,有的单独修建。壁身多为正方形,用石灰搪白,四周用砖雕装饰,有的在中间画一“松鹤延年” 图,有的书一磨盘大的 “福” 字,或写 “鸿禧”、“吉星高照” 等字。影壁下面通常建一长方形的小花坛或砌石台摆放花盆。修影壁的习俗虽在各地都很盛行,但以关中东部的潼关县最为普遍,不仅大户人家的大型庭院修,穷家小户也修,当地有 “影壁墙,石灰搪,影壁墙上落凤凰” 的民谣。韩城市的影壁更为讲究,不仅设有内照壁,还在街门对面筑一独扇墙,设置长方形壁框的外照壁。照壁的正面大都书写有象征富贵、吉祥、长寿、安乐的字或画,也有雕上花草、山水、风光、虫、鸟之类的,四周饰万字拐、富贵不断头的花边。有的还在影壁背面凿个高约尺许的长方形小孔,内祀土地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