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彼岸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彼岸节分类:【文化精萃】 以春分日和秋分日为中心的节日,日语称“彼岸”。“彼岸”分为“春彼岸”和“秋彼岸”,前者指以春分日为中心的前后七天时间,后者指以秋分日为中心的前后七天时间。“彼岸”一语源于梵语的波罗(Para),在日本最早见于806年的《日本后记》,此后一直在佛教界流行。自明治初实行神佛分离后,长达70年之久一直作为春秋两季“皇灵祭”的日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彼岸”改称春分日和秋分日,并将春分日法定为国民年中的重要节日。在春分日,全国政府机关、学校等放假,许多寺院举行诸如彼岸会等佛事活动,有的人家则在佛龛摆上祖先的灵位,点上灯、供上香和鲜花、米饭团或糯米豆沙团,以此祭祀先人。有的前往先人墓地扫墓。彼岸节在日本已持续一千多年,各地过节习俗不尽相同。在爱媛县等地,至今仍有此节给父母送供养的习俗;出嫁女儿这日要回娘家省亲或把父母接来孝敬。在兵库县播州东部地区,人们习惯春分日去野外,午前东行迎日,午后西行送日。在熊本县阿苏山和鹿儿岛县等地,则保留着春、秋彼岸登山的习俗。还有的地方将彼岸节与为春耕秋收而祭祀田神的活动结合进行。但大城市人往往利用这一假日驱车到郊外进行游乐活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