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待客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待客礼分类:【地域文化】 景颇族具有好客的美德,对拜访者不论是否相识或带礼物均以礼相待。不能食宿者,则以烟、茶、酒等予以招待,拜别时还要让其带上当日途中的饭食。有些地方的习惯如主人外出不在家,客人可自行到堂屋休息,并能自己煮饭吃;菜园里的瓜果可随意摘吃,但不宜带走。离开主人家时,向邻居打声招呼即可。景颇族的谚语是: “只有打狗的鞭子,没有赶客人的棍子”。 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凡是来客,不论相识与否,都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接待。客人入室后,女主人为客人铺好褥子,请客人坐在褥子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坐定后,主人手执洗手壶,请客人洗手。然后,主人铺上餐布。餐布上放满各类糖果、干果、馕等食物,给客人敬上一碗热腾腾的茶。如果逢瓜果成熟的季节,主人会将各种新鲜诱人的瓜果摆放在客人面前,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给客人吃,让客人尽情享用。如果客人住宿,总是拿出最好的被褥给客人,各家各户都习惯准备多床被褥。如果是贵客或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有条件的家里还要宰羊;条件差一点的也要杀一只鸡,用丰盛的食物招待客人。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父母留下的财产,有一半是客人的”,“好客人来到,羊要下双羔”。按习惯,客人到来,要请来客坐在毡房的正上方。主客互致问候后,主人将食品摆放在餐布上。女主人为在座的人倒上热奶茶。贵客登门,一般要宰羊招待。主人先将要宰的羊牵到客人面前,右腿半跪在地,胳膊搂着羊脖子,恭敬地请客人祝福,客人答完祝词后,把羊拉出去宰杀。一般待客不宰黑羊,迫不得已要宰黑羊时,可以在黑羊身上绑一块白布,表示不是全黑的羊。吃饭、吃肉之前,主人家的孩子提着水壶,拿着接水的盆和毛巾,请客人洗手,吃完之后还要请客人洗手。如果天色已晚,一定要留客人住宿。如果对待客人不周,会被亲邻耻笑。 回族在宴席上要请长辈坐上座,吃饭要先端给长辈。对于贫困之家,尽量给予帮助。即使自己家中有困难,也要拿出一些食物、衣物等,接济更困难者。回族群众远出,无论走到哪里,遇有困难只要找到回民家或清真寺,说明是回族,就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礼貌待客的民族。家里来了客人要先迎上去扶客人下马,让进屋里,然后拿出食品招待。一家来了客人,亲友邻里轮流招待。有条件的家庭要宰羊招待客人,先请客人吃羊尾、羊肩胛骨、羊头,这时客人要把一些肉先分给主人,然后自己再吃,最后要留一些给主人的小孩。客人吃其他食品时,要在碗里留一点,以示主人招待的食品丰盛得吃不完。 蒙古族待客的礼节十分隆重。客人到时,主人要握双手相迎,见面时献酒、献哈达,进屋后敬酒和奶茶。饭熟以后,主人要把餐桌摆上,让客人品尝奶酪、新煮的羊肉、酥油、马奶等,并弹琴唱歌助兴。客人离去,主人要送到地界路边,再敬酒献歌,表达对客人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蒙古族自古就有互助的优良传统,若有人遭受了天灾,生活陷入困境,全部落的人都要给予帮助,送衣、送粮、送牛羊、木头、绳子、毡帘等。遇有盖房子、丧事、转场等需要多人帮助完成的事,每家人都会来帮忙。帮忙者不取报酬,主人家会招待一顿饭。如果主人家无条件,邻居家帮助主人招待大家一顿饭。 锡伯族有谚语说:“一旦丧失礼节,一辈子被人耻笑。”“失礼人家,亲友疏远;讲礼人家,门庭生辉。”尊重客人是锡伯族礼节中最重要的一项。客人到家,主人必须出门去迎接;客人走时,也要送到院门外;客人远道而来,主人必须做饭招待;客人的背囊、帽子等物须放到高处,不可拨弄;不能在客人吃饭时将锅铲弄出响声,避免让客人误以为饭菜不够。客人留宿后,主人须陪伴客人入睡,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或不尊重客人。同客人谈话时,主人家的晚辈不可插话或有礼貌地离开。尊老爱幼也是锡伯族的传统美德。过去几乎在每个锡伯族哈拉莫昆的家规中,都把尊重老人作为重要的一条内容。平时在节庆或红白喜事时,让老人坐上席;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有重要的事须请示老人;不随便翻动老人的衣服鞋帽,尤其是帽子。 俄罗斯族人热情好客,重视亲情和友情,经常举办家庭聚会,邀请朋友参加聚会或晚会。俄罗斯族人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表示友善。女主人待客时须戴头巾,以示尊重。到俄罗斯族人家做客,要讲究容貌和服饰的整洁,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入室前要先敲门,得到主人的允许后,把鞋擦干净或换上主人家预备的鞋方可入室。入室后要脱帽,坐在主人让座的地方;吃饭时所用的刀、叉、勺,要搭在餐盘的边沿上,如放在餐桌上会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塔吉克族人不分亲疏、老幼和民族,凡是来客或投宿的过路人,主人都会同样热情接待。客人骑马来到主人家门口,主人便亲切欢迎,扶客人下马,接过马鞭;如果客人将马鞭交给主人,即表示客人要在这一家休息。请客人进屋后,稍事休息,女主人即以最好的饮食招待客人。如客人留住,主人将准备丰盛的晚餐,较富裕的家庭还要宰羊,请客人吃手抓肉。塔吉克族人接待客人从不收取报酬,即使在自己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也尽力帮助客人或旅行者解决食宿困难。 乌孜别克族人家有客人光临时,常端出自制的糕点和抓饭招待客人。有条件的家庭还做各种菜肴待客,饭后请客人欣赏音乐和跳舞。老人备受乌孜别克族人的尊敬,在说话、行走、坐立、吃饭时,有老人在场,大家都要请老人先行。 塔塔尔族对于客人,无论相识与否,主人都会热情款待。 新疆满族重礼尊客,敬崇长辈。就餐时长辈不动筷子,晚辈绝不先动。过去家中来了客人,由长辈陪同,吃饭时晚辈一般不同席,年轻媳妇在旁站立侍候,恭敬而周到。主人先给客人斟第一杯酒,客人喝时须留点底子,俗称“福底”。盛饭时用小碗盛大半碗,年轻媳妇在旁随时添饭。现在满族人的礼节虽已大大简化,但尊老敬客的风尚依旧。 新疆达斡尔族注重互助友爱、热情好客。过去打猎或捕鱼之后,要将猎物或鱼分给亲友邻居,甚至过路的陌生人也可以得到馈赠。达斡尔人碰到赶路的人,常款待留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