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徐松分类:【文化精萃】 清史地学家。字星伯,直隶大兴县(今属北京)人。1805年(嘉庆十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十四年(1809)任全唐文馆提调兼总纂,从馆存《永乐大典》中辑出《宋会要》五百卷。督学湖南,后遭诬陷遣戍新疆伊犁,致力于史地研究,亲自游历天山南北路,记其山川道路等,在《伊犁总统事略》基础上纂成《总统事略》十卷,深受嘉庆皇帝赏识,受赐书名为《新疆识略》,赦免徐松返回朝廷。徐松回朝后又撰写了《西域水道记》、《新疆赋》、《汉书西域传补注》、《汉书地理志集释》等书籍。其中《西域水道记》是他研究新疆史地的结晶,为其代表作。全书以新疆11处湖泊所受水为纲分为11篇,篇篇溯源循流,分述旁系,每篇顶格写河名,另行退一格写明干流支流及相关史事,必要之处用双行小字注解词语、地形、距离、地产、古建筑等等,附地图24幅。内容之详尽,条理之清楚,资料之完整均为前人所没有。因而成为用兵、划界的依据。曾历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榆林知府等。他治学严谨,讲究实际,精通金石文字,尤精地学。其著作还有《新?注地理志集释》、《唐西京城坊考》、《唐登科记考》、《宋三司条例考》及《西游记考》等。 清学者。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字星伯。嘉庆十年(1805)进士。历任编修、文颖馆总纂、湖南学政等职。十七年坐事谪戍新疆伊犁。二十年受伊犁将军命重修新疆地方史志。翌年赴南疆,经阿克苏、叶尔羌至喀什噶尔。沿途访问驿卒、台弁、村民,详记当地地理风土人情。二十五年遇赦回归。道光(1821―1850)年间迭任礼部主事、江西道监察御史等职。擅长地理考证, 对新疆史地尤有研究。主要著作有《西域水道记》、《新疆识略》、《汉书?西域传补注》、《新?注地理志集释》等。 (1781―1848)清代学者。字星伯,直隶大兴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受命以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奉诏纂辑《全唐文》。在湖南学政任上犯事谪戍伊犁。谪戍期间(1813―1820),受伊犁将军松筠委托,纂修《新疆识略》。为获取第一手资料,遍历天山南北,行程逾万里。并以亲身经历体验撰《西域水道记》、《新疆赋》、《汉书西域传补注》,后以《徐星伯先生著书三种》结集。治学讲究实际,通金石文字,精舆地学,为清代研究新疆历史地理先驱者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