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徐渭分类:【传统文化】 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文清,又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道人、田水月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聪慧敏捷,胸怀大志,曾参加抗倭斗争和反权奸严嵩斗争。但遭遇坎坷,入狱七八年,释后贫病交加,以卖诗画度日,潦倒一生。行草书仿米氏,笔意奔放,苍劲中兼妩媚。曾自评说:“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朱彝尊谓其诗文不如画。绘画取法林良、沈周,擅水墨花卉,所画淡雅古拙。兼善山水人物画,趋于简练,常兼用干笔、湿笔、破笔,风格清新潇洒,自成一家,形成“青藤画派”。诗文得李贺之奇,苏轼之辩,而不为其束缚。所作杂剧与戏剧理论亦有打破陈规之处和不同前人的见解。有杂剧《四声猿》、戏曲论著《南词叙录》、诗文集《徐文长佚稿》、《徐文长全集》等。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又有田丹水、天池生、天池渔隐、青藤老人、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又号青藤道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孤,性绝警敏,20岁为生员,八次乡试不中。曾为闽浙总督胡宗宪幕宾,对抗倭军事有所贡献。早年研究阳明心学和佛学,性格狂傲,不拘礼法。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多种成就,自评“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在诗、文、书、画创作上反对模拟,强调独创。善诗文,得李贺之奇,苏轼之辨,风格新奇,不落窠臼,作品大多表露对当时政治现状不满和歌颂抗倭战争。所著杂剧集《四声猿》,表现了他愤世嫉俗和尊重女性的进步文学观念,曾得到汤显祖、马骥德等曲学大家的好评。又著《南词叙录》,研究戏曲理论。还编写《会稽县志》,对地方政治经济提出一些改革主张。他亦工书法,行草学习米氏,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善绘画,特长于水墨大写意花卉,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气势旺畅。兼绘山水,涉笔潇洒,天趣抒发,纵横不拘绳墨。画人物尤其生动,醉后拈写字败笔作拭桐美人,而丰姿绝代。“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拨皆吾五指栽。”他的这句诗,正是对自己画风的真实写照。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代表明代中期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新格调。清代郑板桥极崇拜他,曾以“五十金易天池石榴一枝”,还刻了一方“青藤门下走狗”的印章,作为自己的书画闲章。近代书画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竟说自己“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现代画家黄宾虹亦赋诗赞曰:“青藤白阳才不羁,馈事兼通文与诗,取神遗貌并千古,五百年下私淑之。”反映两人的绘画对后世影响甚大。传世作品有:《荷蟹图》(一名《黄甲图》)、《牡丹蕉石图》、《梧桐芭蕉图》、《蔬果鱼蟹图》、《人物册》。此外,还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稿》、《徐文长佚草》等存世。 明代文坛的怪杰。字文长,一字文青,号天池山人、青藤道人等。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出身于一个破落官僚家庭,少负才名,却屡试不第,连个举人也考不上。三十七岁时,应浙江总督胡宗宪之邀,居幕下为书记 (秘书),并参与机要。胡宗宪因抗倭有功,加少保衔,因与权相严嵩交结,在严嵩倒台后,他也被逮捕下狱。徐渭的政治生涯也划上了句号。他才气横溢,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都卓然成家。徐渭生性狂放,又受到王守仁心学的影响,故其为人心高气傲,不拘礼法,常有惊世骇俗之举。他后来精神失常,杀死妻子,下狱多年。权贵至门,他拒之千里。他借酒浇愁,酒醉之后竟拿斧头击破自己的头,血流满面; 又用利锥刺其两耳,深入寸余。令人想起法国现代派画家高更。事实上,徐渭身上有一种近代艺术家的气质,就是真率,没有修饰。用同代标榜 “独抒性灵” 的袁宏道的话说,“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故能“一扫近代芜秽之习”。又说他“病奇于人,人奇于诗”,是 “无往而不奇”。徐渭是性情中人,崇尚本色,嘲笑当时 “以时文 (八股) 为南曲” 的风气,提倡 “从人心中流出” 的创作,他的杂剧《四声猿》就以自然流畅见长,被汤显祖誉为 “词坛飞将”。《四声猿》是 《狂鼓史》 (演祢衡骂座)、《翠乡梦》 (演月明和尚度柳翠)、《雌木兰》 (演木兰替父从军) 和《女状元》 (演黄崇嘏女扮男装考中状元) 等四部杂剧的总称,取“猿鸣三声泪沾裳” 之意,而名《四声猿》者,喻其催人泪下更在“猿鸣三声” 之上。但是,徐渭的杂剧风格是调侃、戏谑,这在《歌代啸》 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表现艺术的角度说,“黑色幽默”式的 《歌代啸》 堪称杂剧中的精品。这部 “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闹剧,以其近乎荒诞而又妙趣横生的情节,将现实社会的荒唐可笑维妙维肖地再现在舞台上。但徐渭本人看重的却是他的诗文书画,曾自谓: “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