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锡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徐锡麟分类:【文化精萃】 近代民主革命家。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早年读书,喜天文、算术。1901年被聘为绍兴府学堂算学教师,后升为副监督。1903年游历日本,积极参加浙江留日学生为营救章炳麟因《苏报》案入狱的活动。回国后任教,提倡军事体育。创办书局,宣传革命思想。次年在上海会见蔡元培,陶成章,1904年加入光复会。1905年在绍兴创办第一所由革命党人主持的大通学堂,作为光复会的革命机关,训练会党成员,培养革命骨干。并以开展军体为名,购进大批枪弹,密谋起义。次年为在清政府内进行革命活动,捐资为道员,赴安徽试用,任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暗中运动安庆新军。1907年他与秋瑾约定,于7月6日在皖浙两地同时起义,后因叛徒告密两江总督端方电告安徽巡抚恩铭缉拿革命党人。他决计速杀恩铭。7月6日,恩铭和其他大员到安徽巡警学堂参加毕业典礼,他和陈伯平、马崇汉开枪打死了恩铭和其他几名官员。随后率领学生攻占了军械所,被清廷调来军队重重包围,激战四小时失败,陈伯平战死,他与马崇汉被捕。刑讯时他大义凛然,公开宣称要推翻清政府,拒绝供出组织和同志。临刑前说道:“功名富贵,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不悔矣!”最后英勇就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