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封建五刑的一种。即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人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徒刑轻于流刑,重于杖刑,含有奴役受刑人,使之蒙受耻辱的意义。《唐律疏议》注曰:“徒者,奴也,盖奴辱之。”事实上,秦汉时的髡刑、完刑、作刑,晋的髡作,梁的耐,北魏的年刑,北齐的刑罪都是徒刑,但正式以徒刑为名,列入五刑之一,则是从北周开始的。隋朝法律规定徒刑为一年至三年三等,附赎罪法,无附加刑。唐律中徒刑为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共五等。宋与唐相同,但有附加刑(决脊杖)。明清均沿用此制。唐、宋、明、清的徒刑都以三年为最高,对罪犯判刑三年,称为满徒。

从师受业习艺的弟子,亦称徒弟、生徒、门徒。徒之意义较学生为广,旧时非正式学校的弟子一般不称学生,而一切从师习业者却皆可泛称为徒,如工匠艺人所教之艺徒,僧人所收之门徒、教徒、信徒。旧时中国专业教育极不发达,众多的技艺皆靠师徒形式传授,使之承续于后世。这种传承形式一般既无学校,也无班级,多无教材,只靠师父言传身教,一招一式地带徒习做,久而成艺。这种师徒教学形式虽极落后,但对中国科技艺术的发展功不可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