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御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御鬼分类:【中国民俗】 即采取措施防御鬼和精怪接近并害人。在河北民俗中,其方法措施很多,多带巫术意味或本身就是巫术。如在门户上悬挂桃木偶人,画有神荼、郁垒画像或姓名的桃符、苇索、鸡或贴纸鸡,是春秋时期人们的御鬼古俗。直至今天,门上贴神荼、郁垒或秦琼、敬德门神画的风俗仍然存在,体现了某些风俗的稳定性。 街门口撒柴草灰。村中如有中青年人因车祸、上吊、溺水、难产、暴病等死亡,人们认为他们死得凶,变成了凶鬼(厉鬼),要格外防御:在街门口横撒一道柴草灰,就能阻挡凶鬼入户。柴草灰是火的余烬,所以这实际上是“火驱鬼”观念的体现。 贴钟馗像御鬼。冀南武安、邯郸、永年等县农村,过春节时有在街门内迎门处贴钟馗神马的习俗。河北民间年画、绘画等工艺美术作品中,也有《钟馗捉鬼》、《钟馗舞剑》、《钟馗嫁妹》等作品,悬挂于客厅或居室有御鬼作用。 在室内挂桃木宝剑,称为斩妖剑,说是有御鬼辟邪作用;在门口、窗口挂镜子,叫照妖镜,说是有辟邪作用。 身体虚弱或有病的人,佩戴一块翡翠,说是有辟邪压惊作用。人们走夜路时点燃一支香烟,认为也有御鬼作用,因鬼怕火。 走夜路回家,进家门前用手掸掸衣服、跺跺脚、拨拉几下头发,说是能抖掉身上的邪祟,不至于带回家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