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德寿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德寿宫分类:【传统文化】 南宋都城临安的宫阙。也称“北内”或“北宫”。位于望仙桥之东,是南宋高宗、孝宗诸帝禅位退居养老之宫殿。德寿宫原址是一处花园,秦桧请赐为宅第,绍兴十五年 (1145),宋高宗赐之。秦桧入居十九年,大肆兴修楼堂榭阁,高宗亦多次临幸其宅,并为宅中楼阁题“一德格天”额。绍兴二十五年 (1155),秦桧病死,宅第归还。绍兴末年,宋高宗欲行禅让,于绍兴三十二年 (1162) 六月将此宅完成改建,名为 “德寿宫”,让位于宋孝宗,自称“太上皇”,退居此宫。德寿宫坐北朝南,大门外有百官待漏院,是文武百官朝谒太上皇时恭立等候的院落,可容纳上千人。德寿殿是德寿宫最大的宫殿,这里举行过各种大典,也是太上皇接见皇帝、文武百官的地方。另外还有后殿、灵芝殿、射厅、寝殿、食殿和太上内书院等十余座殿院。乾道三年 (1167),高宗讽喻孝宗频频出游而暗示为其修建御花园。园内凿大池 (也称小西湖),从清波门外引西湖水注入。池周东、西、南、北 “四地分”(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2集卷三),按四季划成四部分,以便四时游览。又建有冷泉堂、聚远楼等楼阁馆轩。聚远楼的命名,由苏轼的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付闲人” 诗句而来。高宗亲题匾额,并大书此二诗句于屏间。据内侍陈源 《德寿宫起居注》记载,孝宗每年多次率皇后、太子等来德寿宫与太上皇共游。淳熙十六年 (1189) 孝宗退居德寿宫,更名重华宫; 绍熙五年 (1194) 孝宗去世,遗诏更名慈福宫,由高宗后吴氏、孝宗后谢氏居住; 宁宗庆元二年 (1196) 又更名为慈寿宫。开禧二年 (1206) 一场大火,宫殿大部被毁。至度宗咸淳四年 (1268),诏以 “其地一半”改建道宫,称宗阳宫。宗阳宫内有奇石高丈许,上镌篆书 “铁云” 二字,名芙蓉石,乃当年德寿宫遗物。清代,乾隆帝南巡至杭州,将此石运回北京,改名 “青朵石”,置宫内长寿园朗润斋中。现已移置于中山公园。今德寿宫遗址已无遗物可寻,在今望江街一带,常从地下掘出厚达数米之瓦砾层,即当年豪华帝宅之遗踪。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