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怒族旅游文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怒族旅游文化分类:【传统文化】 怒族,主要集中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福贡、碧江及兰坪县的菟峨乡,人口2.7万。主要信奉原始宗教,少部分信仰喇嘛教和基督教。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怒族因与傈僳、独龙、藏、白、汉、纳西等民族杂居,因此语言、经济、文化都受到这些民族的很大影响。怒族男子一般穿白色麻布长袍,妇女都穿裙子,使用麻线织成,但各地样式不同,受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怒族人普遍喜欢吃饭菜合煮的较稠的饭粥,并把野味也煮在一起。贡山县一带的怒族,流行“咕嘟饭”和“咕嘟酒”。贡山怒族住木板房或半土墙半木房,福贡和碧江的怒族住竹篾房。在贡山通行一夫一妻制,但严格遵循族外婚制,婚礼一般比较隆重,载歌载舞,舞蹈延续数天。怒族的文化艺术有悠久的历史。1957年初,发现怒族古代绘画――洞穴壁画和崖画。洞穴壁画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碧江县一区九村所属托别自然村靠近怒江畔的“依洛夫”岩洞里,洞穴壁上有七幅图画,图形清晰可辨,如太阳、鱼鸟、牛马等,以红色颜料做画,笔画简炼,线条粗犷,形象生动。这样的洞穴绘画,在九村所属的思德自然村的一个叫“通屋腊斯”(大象洞)的洞穴和高黎贡山一处叫“曲罗夫”的石壁上也有。怒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诗歌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大部分为即兴编唱,以琵琶、笛子、口弦、葫芦笙等伴奏,流传较广的有《祭猎神调》和《瘟神歌》、《婚礼歌》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