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恐龙与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恐龙与龙分类:【传统文化】 恐龙,古爬行动物。蜥龙类和鸟龙类的通称。种类繁多,体型各异。有大有小,大的体长数十米,重可达四五十吨;小的体长不到一米。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生活在陆地或沼泽附近。中生代极繁盛,称霸一时,至中生代末期,全部绝灭。见《辞海》。 古生物学证实了距今大约2亿多年到7000万年前的地史上的中生代,曾有“恐龙”、“鱼龙”、“翼龙”等在地球上生存过,并盛极一时;但这里所说的“龙”和神话传说中的“龙”毫无关系。古生物学中所称的“龙”,是指人类出现以前很早就已绝灭的一类爬行动物。“恐龙”一词,是从希借文Dinosaur翻泽过来的,“Din”是可怕的思,“saur”是蜥蜴。最先由日本人把它译作了“恐龙”,我国早期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工作者也沿用了这个译名。虽然这个名词容易与神话中的“龙”混同,可是由于语言上“约定俗成”的关系,也就沿用下来了。见贾兰坡、甄朔南《龙和龙骨》,见《化石世界》一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