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恐龙化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恐龙化石分类:【地域文化】 发掘于诸城市吕标乡龙骨涧。为巨型山东龙,因其嘴扁如鸭,又名鸭嘴龙。现存北京自然博物馆。从脚趾到头顶部高8米,由嘴至尾长18米,股骨长3米,重350多公斤,为世界同类化石中最大的一具。恐龙为中生代白垩纪晚期(距今约一亿年左右)水陆两栖动物,以植物为食,能用后肢行走,生活在潮湿而炎热的湖沼地带。据出土的恐龙化石表明,当时诸城一带是多种恐龙群居的世界。考古证明此处埋藏种属繁多,门类齐全,为大型恐龙群墓地。巨型山东龙化石的发掘,为此类古生物的进化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白垩纪晚期山东东部的地质、古地理及古气候的探讨,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化石发掘后,引起国内外的极大重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