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息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息壤

分类:【传统文化】

又称息土、息石、青泥。据《山海经?海内经》、《归藏?启筮》、《淮南子?地形》,鲧与禹父子均曾以息壤治水。息壤是一种神土,它的神就神在“息”字上。息从“自”从“心”,“自”本义为鼻,又有始义,而“息”有气息义,引伸为生息。在世界许多神话中,如《旧约?创世纪》、仡佬族《人皇制人》、独龙族《嘎美嘎莎造人》、哈萨克族《迦萨甘创世》等都说主宰神用泥土造人后,向泥人吹气,于是无生命的泥人就有了血液,有了生命。由此可知,息壤是有气息即有生命的土壤,也就是创世之初的土壤,因而可以不断生长。洪水神话实为再次创世的神话,而息壤也就准确地出现在这儿了。许多神话中都有这种说法:主宰神从原始混沌大水中取一小块泥土,吹气赋予其生命,使之变成具有神秘生命力,能自行生息的土壤,即息壤。息壤长大后,构成了漂浮于原始大水之上的陆地。禹也正从天帝处得到息壤,在洪水中再创了陆地世界。后世,人们对息壤的秘密已不理解,又受视肉、月桂的影响,于是传说中就由主动生长,变成了如高诱注《淮南子?地形》所说“息土不耗减,掘土益多”。又蜕变为“衍沃之田”。《大戴礼记?易本命》: “息土之人美。”朱国桢《涌幢小品》中甚至说“壤指耕治之地,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神话在传说中被世俗化,于此可见一斑。其后,息壤又被神化,柳宗元《永州龙兴寺息壤记》记异闻曰:“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贞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永州居楚间,其人鬼且机,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五杂俎》也载,江陵南门有息壤祠。息壤是一块石头,形状像城郭。唐朝元和年间,裴宇治荆州,阴雨十余天不止。有道士欧阳献问裴宇:公曾得石室吗?把它埋起来雨就停了。裴宇大吃一惊,说有这么回事,只是已把它扔到竹篱外了。于是赶紧找回来埋了,雨立即停了。后来有人把它挖出来,马上即下大雨。苏轼作序说:“今江陵南门外有石,状若宅,陷地中,而犹见其脊,旁有石记云:‘不可犯畚锸,以致雷雨。”’后来此石头不知去向。明万历壬午年,新建南门城,才重新得到,人们马上埋了,并在上面建一祠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6: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