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悟真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悟真篇

分类:【文化精萃】

道教典籍。北宋张伯端著。一卷。用百篇诗词歌诀形式,演讲道教炼丹的法术。主张内丹,排斥外丹,认为“人人本有长生药”,“何须寻草学烧茅”。强调修炼用坎中之阳气,点化离中之阴精,经过运行交会而复还乾健纯阳之体,则修炼可成。与东汉魏伯阳的《参同契》同为道教谈内外丹术的主要著作,是宋代道教南宗的重要著述,影响很大。收入《道藏》第126、127册。注本有宋乾道中翁葆光注释疏本,元陈致虚注,明张位《悟真篇注解》。

道教经书。内丹主要著作之一。与《参同契》齐名。北宋张伯端撰。1卷。用诗词百篇阐述内丹理论和方法。劝人看破红尘,修炼内丹以求成仙,排斥外丹。谓“人人本有长生药”,“何须寻草学烧茅”。“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认为“劳形按引皆非道,服气餐霞总是狂”,“休妻谩谴阴阳隔,绝粒徒教肠胃空,草木金银皆滓质,云霞日月属朦胧,更饶吐纳并存想,总与金丹事不同”。作者在《序文》中称服气、导引、辟谷、吐纳、存想等修养方术是易遇而难成。唯有炼金丹,是难遇而易成,即难于修炼,易成仙。强调以己身为鼎炉,体内真精、真气为真药。其丹法的修炼,各注家多理解为三步,概括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本书注重于修命的功夫,命功既就,进而修性,归于空寂之本源,融入佛教禅理,作为修性的归属。传世注本甚多,收入《道藏》或《道藏辑要》的注本有宋翁葆光注疏4卷,宋薛道光、陆子野、元陈致虚《悟真篇注》5卷,夏元鼎《悟真篇讲义》,清朱元育《悟真篇阐幽》等,对内丹修炼影响甚大,为研究道教养生学重要典籍。另张伯端还著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与《悟真篇》互为表里。

宋代道教经籍。张伯端著。全篇由诗词组成,据说各有象征意义。七律16首,象征金水相平的二八之数;七绝64首,比附六十四卦;又七绝5首,象征五行;五律1首象征太乙;《西江月》词12首比附一年十二个月的变化。形式上已暗示得到了天地万物变化运行的奥秘。内容以《老子》、《阴符经》理论来叙述内丹功法,按照“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的原则,以身体为炉鼎,精、气为药物,神为火候,炼成内丹,此为修命。同时还须修性,即通过道德实践,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方能得道成仙。此即“先命后性,性命双修”的南宗功法。张伯端认为后人读此书即可“见末而悟本,舍妄以从真”,故名《悟真篇》。此书与《参同契》均为后代修炼内丹的经典。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