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悬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悬诗分类:【文化精萃】 阿拉伯贾希利叶时期七篇(一说十篇)著名长诗的总称,被认为是伊斯兰教创立之前阿拉伯诗歌的精华和代表。列入世界文学名著。《悬诗》,阿拉伯语原意为“被悬挂的”。名称由来其说不一。通常的说法是:当时各部落著名诗人惯于在一年一度的欧卡兹集市上赛诗,把公认为最佳作品用金水写在细亚麻布上,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上,故亦称《金诗》。有人认为这些诗歌佳品因挂留在人们记忆中,得以流传,故而得名;亦有人认为因它们珍贵得像一串挂在美人颈下的珠宝项链,而有此称。一般认为七篇《悬诗》的作者是乌姆鲁勒?盖斯、塔拉法、祖海尔、安塔拉、阿慕鲁?本?库勒苏姆、哈雷斯?本?希里宰和莱比德。认为《悬诗》是十篇的则把纳比额?祖卜雅尼、大艾阿沙和阿比德?本?艾卜赖斯也列为《悬诗》诗人。当时诗歌靠口传,至八世纪中叶,《悬诗》才由著名古诗传述人哈马德?拉维叶(?―774)辑录成册。《悬诗》多以诗人站在情人旧居遗址前,追忆别离的情人和往日的欢乐为起兴,继而往往描述坐骑――骏马或骆驼,以及沙漠风光、景致,然后转入诗歌主题:或矜夸,或赞颂,或讽刺,或挑战,或辩解、致歉……其中不乏格言、警句。诗中往往抒发诗人强烈的爱憎情感,反映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念、人生哲学和思想情操,从中亦可看出当时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故《悬诗》除文学价值外,亦有历史文献价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