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悲痛、灾祸、破财等俗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悲痛、灾祸、破财等俗语分类:【中国民俗】 一忌散。民间因忌“散”,故与散的谐音字一律禁忌,蒜拌的凉菜称为“义和菜”;又忌“三”与“十三”,因其谐音“散”与“失散”,兆买卖不成或家人离别,正月十三不出门;又忌七零八落,故又有“七不出门,八不还家”之说。 二忌霉。煤,谐音“没”,又谐音“霉”,不吉利。故称煤为“炭”、“扎子”,煤油叫“火油”、“灯油”、“洋油”,煤炉子叫“炭炉子”、“火炉子”,添煤叫“添炭”、“添火”。眉毛忌说“倒”,眉与“霉”谐音,“倒了霉”不吉利。 三忌离。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当作供品。仲秋圆月时,俗谓“七月核桃八月梨”,正值梨大量上市的时候,祭月的瓜果里边,也不能有梨。在吃梨时,忌讳把一个梨分成两块或几块吃,正与“分离”相谐音,不吉利。威海称沙丁鱼叫“犁别子”,犁别子是犁具上将犁铧紧紧别在樗头后面的一根小短棍,很明显,这是以形似取喻为名的。但是,因为“犁别”与“离别”谐音,沙丁鱼就成了不吉利的了,凡是涉及婚姻和礼尚往来的宴席,都禁忌上这个菜。一位小伙子给未来的岳父送去几斤沙丁鱼,结果惹得老丈人大怒,婚事告吹。宴席上,放置杯筷有讲究,不能把筷子放在杯子两边,一边放一只,这叫“快(筷)分开”,不吉利;每双筷子应一般齐,最好是用同一捆新筷子,如果一长一短,就令人联想到“三长两短”,不吉利,“三长两短”民间指死亡之事。 四忌失财。有些地方年夜饭忌上菠菜,因其与“泼财”谐音;必备黄豆芽菜,意为发得快,长得快。又忌“破”,饺子煮破,说成“挣”,打碎碗碟,叫“岁岁平安”。 五忌糟糕。有些地方因枣糕谐音糟糕,节日不准用枣做糕,或称枣糕为“枣饽饽”、“枣山”。放鞭炮忌说砰砰砰,因“砰”与“崩”谐音,崩有“砸锅”、“事情办糟了”、“枪崩”的含义,不吉利,而说“叭叭叭”,叭谐音“发”,有“发财”、“发家”的含义;也说成“响亮”,叫“响亮响亮,人才两旺”,或直接说成是“发”,如“发纸码”、“发爆竹”、“发天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