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慈禧太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慈禧太后分类:【文化精萃】 清末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满族。姓叶赫那拉。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徵之女。1852年(咸丰二年)被选入宫,封兰贵人。1856年生子载淳,封懿妃;次年进懿贵妃。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死于热河(今河北承德)行宫,其六岁子载淳即位,她同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因居丧时住行宫烟波致爽殿西暖阁,故被称为西太后,徽号慈禧。她伙同恭亲王奕阅,发动宫廷政变,杀死怡亲王载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等摄政大臣,实行垂帘听政,掌握摄政大权。采用奕阅“借洋兵助剿”政策,依靠外国侵略者的支援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地主武装的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捻军和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的回民、苗民等少数民族的武装起义。 1875年(同治十三年),载淳病死,她定计立其四岁侄载?为皇帝,改元光绪,仍由她听政。在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中,她居中控制,采用洋务派李鸿章的所谓“自强”和“求富”方针,依靠封建官僚和买办,开办军事工业,训练海军、陆军,镇压人民的反抗。在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侵略过程中,她屈膝媚外,妥协投降,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1889年(光绪十五年),她“撤帘归政”,表面上退居颐和园颐养天年,实际上仍然把持大权,形成了掌握清政府军政实权的“后党”。她仇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和光绪帝推行的新政,于1898(光绪二十四年)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杀害维新志士谭嗣同等“六君子”,废除全部新政。1900年又与荣禄等策划,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为大阿哥(即皇储),谋废光绪帝。同年,义和团运动发展至平津地区时,她曾利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对外宣战。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她挟光绪逃往西安,并下令残杀义和团。宣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政策,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01年,她一面用“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欺骗群众,拉拢资产阶级立宪派,以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一面训练新军和各地警察,镇压人民。她好奢华,善权术,极其霸道。是清末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统治者,是维护封建统治和投靠帝国主义的代表人物。 清朝唯一一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咸丰帝妃,同治皇帝生母,光绪皇帝姨母。满洲叶赫那拉族的后裔,故史家称其为 “那拉氏”。那拉氏为人机敏,工于心计,加上又为咸丰皇帝生了个儿子,很快即由兰贵人晋至懿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那拉氏权力欲极强,这一点被满族大臣肃顺觉察,相传肃顺曾建议咸丰皇帝效法汉武帝诛钩弋夫人故事,除掉那拉氏。1860年,英法联军攻北京,咸丰皇帝逃亡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命恭亲王奕留京议和。 次年八月, 咸丰皇帝病死在行宫,临终前确定由六岁的皇太子继位,并指定肃顺等八人为辅政大臣。皇太子是那拉氏所生,母以子贵,她就和皇后同被尊为太后,徽号慈禧,因居西宫,故称“西太后”; 皇后徽号慈安,居东宫,故称 “东太后”。此前,咸丰预感自己不久人世,曾将两方刻有 “御赏” 和 “同道堂” 字样的印章分赐皇后和太子,并规定他身后的政事,由八大臣拟定谕旨,交皇后、太子钤印后生效。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太后便将应属小皇帝掌管的 “同道堂”印章控制在手中,初步争到干预朝政的一些权力,野心逐渐膨胀,遂怂恿慈安太后一同垂帘听政。不许女流干政,是清朝祖宗制定的家法,开国以来从未有破例,慈安太后就此事问计于留在北京的恭亲王奕阅。奕阅本与八大臣是政敌,想借机打垮他们,自己取而代之,遂欣然同意垂帘听政,并假借“叩谒梓宫” 的名义赶赴热河,与慈禧太后密谋。慈禧太后授意御史董元醇奏请两太后“垂帘听政”,遭到八大臣的坚决抵制。慈禧太后决定采取非常手段,在咸丰灵柩抵达北京的第二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将八大臣一举逮捕,肃顺被斩,载垣、端华被逼自尽,其他五大臣也被罢斥流放,史称“辛酉政变” (该年农历辛酉) 或“祺祥政变” (原定新皇帝年号为“祺祥”)。同年十月,改年号为“同治”,以示皇帝与皇太后共同治理天下之意。慈安太后生性懦弱,事无巨细,都要由慈禧太后裁决,“两宫听政” 实际上成了慈禧太后一人的独裁专政。奕阅因其拥戴之功,被任命为议政王和军机大臣,从此,以他为代表的洋务派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同治十二年,皇帝年满十八,两宫宣布 “撤帘归政”。但一年后,这位喜欢寻花问柳的少年皇帝就死于性病,无子继承。慈禧太后违背常情,选定醇亲王奕棕的长子载?为帝位继承人,改年号为 “光绪”。光绪皇帝的生母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光绪当时年仅四岁,两宫皇太后再次垂帘听政。慈禧太后虽然专权,但却千方百计讨好慈安太后,因为她听说咸丰皇帝在临终前曾留下一封密诏在这位皇后手中。据野史记载,慈安太后病重,需用人肉作药引子,慈禧太后竟在自己手臂上割下一片肉,熬药送进,慈安太后感动万分,取出咸丰遗诏让她看。原来这是一封可以立刻置慈禧太后于死地的圣旨,大意是说: 叶赫氏既生皇子,异日必以子贵,唯朕不能深信其人,日后如能安分守己则已,否则汝可出此诏,命廷臣传遗命除之。慈安太后当着慈禧太后的面将这封遗诏烧毁了。但没有过多久,慈安太后却突然死亡。随后,慈禧太后又以 “委糜因循” 为名,剥夺了权倾朝野的奕阅的实权,起用李鸿章等人继续推行 “洋务新政”。至此,慈禧太后搞掉了所有对她的地位与权力有潜在威胁的对手,成为清王朝的 “孤家寡人”,人称 “老佛爷”。光绪皇帝年满十九岁时,她又不得不宣布 “撤帘归政”,移居颐和园,但仍在幕后操纵朝政,于是形成了所谓的 “后党” 与“帝党”。甲午战争后,光绪皇帝痛感国势衰弱,决心变法维新,便在光绪二十四年 (1898,农历戊戌) 六月十一日下 《明定国是诏》,颁布了包括废除八股、淘汰冗官、允许满人自谋生计、建立新式学堂、广开言路、奖励新发明、提倡个人兴办实业等新政在内的一系列 “上谕”,引起 “后党” 的恐惧。九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幽禁在中南海瀛台,废除一切新政诏令,捕杀谭嗣同等维新党人。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听政后,企图废光绪皇帝,因遭到英美列强反对,未能得逞。她便利用义和团的排外情绪,来报复列强,结果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占领北京,索取巨额赔款。慈禧太后在挟持光绪皇帝仓皇逃离北京前,竟令太监李莲英将光绪宠爱的珍妃推入井中。据说,光绪皇帝读 《三国演义》,长叹说: “朕并不如汉献帝也。”慈禧太后死后还给世人留下了一个谜: 光绪皇帝在她死前几天也突然死去。慈禧太后是玩弄权术的老手,故她在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中,尽管连连丧权辱国,却能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现代史家多将近代中国衰败的责任算在这位 “老佛爷” 头上,但某外国学者却不以为然,说: “慈禧太后不过是一个无知的女人。”具有重男轻女传统的中华帝国竟然被一位 “无知的女人” 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倒是发人深省的。 亦称“西太后”。满洲正黄旗人,姓叶赫那拉。清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女,咸丰帝妃。1852年(咸丰二年)被选入宫,封兰贵人。1854年封懿嫔。1856年生穆宗载淳(即同治),进懿妃。次年进懿贵妃。1861年咸丰病死于热河。与恭亲王奕阅密谋,发动辛酉政变,同年十月其六岁子载淳即位,是为穆宗,年号同治,垂帘听政。1874年穆宗年满十八,名义归政,仍干预朝政。次年穆宗死,逼皇后阿鲁特氏死,立年仅五岁的载?(光绪)即位,继续听政。1884年(光绪十年)毒死慈安太后,独自听政。听政期间,残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捻军以及云、贵、陕、甘等地回民、苗民起义,采用洋务派李鸿章等所谓“自强”、“求富”政策,开办军事工业。1898年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杀害维新派谭嗣同等“六君子”,使维新运动遭到失败。并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进行残酷镇压。对外卖国妥协,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1908年病死。 亦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满洲正黄旗人。姓叶赫那拉,名兰儿。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女。咸丰帝妃。1852年(咸丰二年)被选入宫,封兰贵人。1854年封懿嫔。1856年生穆宗载淳(即同治), 进懿妃。翌年进懿贵妃, 地位仅次于皇后。1861年咸丰病死热河。与恭亲王奕阅密谋, 发动辛酉政变,穆职,授奕阅议政王。同年十月其六岁子载淳即位,是为穆宗。年号同治,垂帘听政。取奕阅的“借洋兵助剿”之策,授与曾国藩以讨平太平天国全权, 命其统辖苏、皖、赣、浙军务,1874年穆宗年满十八,名义归政,仍干预朝政。翌年穆宗死后,逼皇后阿鲁特氏死,并立年仅五岁的载?(光绪)继位,继续听政。1884年(光绪十年)毒死慈安太后,独自听政。听政期间,依靠内外反动武装力量,残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捻军以及云、贵、陕、甘等地回民、苗民武装起义。采用洋务派李鸿章的所谓“自强”和“求富”政策,依靠封建官僚买办, 开办军事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 镇压义和团等革命运动。对内仇视改良派维新变法。1898年发动政变, 幽禁光绪帝, 杀害谭嗣同等“六君子”。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亦进行残酷镇压,一再“电旨”通缉孙中山。先后杀害邹容、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志士。对外卖国妥协投降,先后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1900年为发泄对外国公使要其“归政”的怨恨, 利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力量,曾对外宣战。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逃往西安, 并下令残杀义和团。1905年一面用“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拉拢资产阶级立宪派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面训练新军和各地警察,镇压人民革命运动。1908年光绪帝死, 又立溥仪为帝,年号宣统。尊其为“太皇太后”。光绪死后两天, 亦病死。葬清东陵定东陵。 亦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朝同治、光绪两朝摄政者。姓叶赫那拉,满洲镶蓝旗人。1852年选入宫,初封贵人。1856年生子载淳。次年晋贵妃。咸丰帝死,其子载淳(即同治)继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推翻顾命大臣,十月,载淳即位,是为穆宗,慈禧开始垂帘听政。曾用奕阅之策,以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支持洋务事业,批准开办近代军事工业,编练海、陆军。挪用海军经费修建了颐和园。签订了《马关条约》等。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杀害“戊戌六君子”。曾利用义和团对外宣战,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逃往西安,下令剿杀义和团,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后又称要实行新政和准备立宪,抵制革命。1908年病卒,谥为孝钦显皇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