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戳古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戳古董

分类:【中国民俗】

是流行于张家口坝上地区(康保、尚义、沽源、张北等县)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戳”即“捅”,“古董”本指古器物,也作象声词用,这里指闯祸,捅乱子。戳古董的前身是坝上地区表演民歌的一种说唱艺术,旧时称做“小曲儿”、“落子”(又名莲花落、插花落子),源于清朝康熙年间。

20世纪50年代末,民间艺人用“小曲儿”、“落子”形式演唱有关人命案件的传奇故事,很受群众欢迎。人们习惯地称其为“糟人命”。此后突破“糟人命”的局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演唱的段子里常有这样的唱句:“哎哟娘呀戳下一个大古董”,“哎呀我看这家伙要戳古董”。在乡间民众中留下深刻印象,人们便称其为戳古董。久之,民间艺人也习惯地称此种演唱形式为戳古董并流传开来。

戳古董的传统段子有《表古人》、《大清国》(又名歌唱义和团)、《大烟鬼卖老婆》等。辛亥革命后的段子有《水刮张家口》、《回关南》(又名十八年遭荒旱)、《劝姐姐》、《逃荒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枪崩小五点》、《四大拉竿》、《反对买卖婚姻》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艺人们两人结伴,三人合伙,六七人搭班,外出卖艺,还出现了很多专业户。较有影响的艺人有:尚义县的生娃子(叶有全)、郝祥、胡二、何大小,张北县的霍占海,康保县的乔七子(乔亮)、乔福花(女)、张进财、张保、张占祥等。

戳古董的唱词每段原为长短五字格,现在多为长短六句或不规则六句。演唱戳古董一般不化装,街头、村头、地头、屋内均可演出。通常多为一人演唱,也有二人交替、二人对唱等形式,有的无乐器伴奏,亦可自持乐器自拉自唱。

打地摊演唱戳古董的习俗,有叫场、开场、报名、正段四个步骤。前三者统称为“帽儿”。叫场。每到一个新地点演唱,先把在当地的见闻即兴编词赞美一番,以招徕更多观众。开场。在农村演唱时,当观众围拢过来时,重新起唱,唱段内容是:“我就要开唱了,现在大家的日子过好了,可别忘了我还是个穷人(或者我是个残废人)。”以便讨小费。同时在观众中寻觅一位爱听唱又爱管事的人作“揽头”。寻定人选后即兴唱几句恭敬之词,好依靠此人为自己敛钱敛物。报名。报名唱段有三种形式:一是演唱者自报家门,一段即可,有的艺人省略此段。二是报演唱节目名称,一段即可。三是报故事发生地点和主人翁,以增强节目的真实可信性。后两种报名形式也即正段的开头。正段。即演唱的正式段子。较长的段子唱到中间热闹处要停下来收费,较短的段子一直唱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