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房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房族

分类:【中国民俗】

由同一父系祖先繁衍下来的子孙都属于一个宗族,贵州各民族都称其为“家族”(汉语称谓)。由于血缘亲疏程度的不同,家族被区分为不同的房族,房族的规模并非一成不变。同一个大家庭中分离出来的若干家庭属于最小范围的房族,而一旦把血缘关系往前追溯,房族的范围即进一步扩大。

作为一种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群体,家族是从原始氏族社会就沿袭下来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虽然它的社会功能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少,但在不同民族中,仍不同程度地发挥着社会功能。最基本的有:(1)加强族内成员的团结,维护族内成员的利益;(2)协调成员间的关系,处理成员间的矛盾纠纷;(3)以集体的方式开展祭祖、上坟以及与姻亲的礼尚往来,等等。为了便于发挥社会功能,首先就要求家族的范围不能过大;其次,必须有家族首领;其三,相应地,还有一定的家族“法”。

家族的规模过大不便于发挥其社会功能,房族(彝族称“支”)就成了大于家庭的社会单元,但是房族也有规模大小的区别。什么样的规模才比较合适呢?贵州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惯例。比如,在彝族中,根据古代的家族组织原则,当一个“支”繁衍到九代至十三代时,可实行“尼姆”,即分宗。月亮山一带苗族每个房族规模在四代到六代不等。布依族的情况也大体如此。

房族或家族首领,按汉语称谓,通称为“族长”。但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语称谓。月亮山一带的苗族,由几个同血缘关系的房族组成的家族也有一个首领,苗语称“故罗”,意思是比祖父还大的人。而由若干家庭组成的房族的族长,苗语称“大罗”或“巴罗”,意思是比父亲大的人。这一带的苗族,古代有男性老年人在头上留一束长发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人已改变了这一习俗,但在一些寨子中,房族和家族的族长至今仍在头顶上留着一束长发,成了族长的标志性特征。布依族中也有类似族长这样的自然领袖,但没有专门的称谓。族长的产生各民族中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是由长房的男性长者担任。但长房的长者往往先去世,所以民间有“幺房出老辈”之说。在长房长者已去世的情况下,族长一般由房族中办事能力强、有威望的男性长者担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