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手提肩挑的时鲜水果小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手提肩挑的时鲜水果小贩分类:【中国民俗】 旧时每当时鲜水果上市时,上海郊区以及附近省市的果农们就会手提肩挑到市区来卖,图个好价钱。如梅雨季节,在大街小巷常能在雨声中听到软软的吴语声:“白沙枇杷,阿要?”或者“东山白杨梅――阿要东山白杨梅?”叫卖者头顶草帽,肩挑沉甸甸的两只小筐,筐盖下嫩绿的杨梅叶、鲜红的杨梅格外显眼,飘出阵阵杨梅的清香。卖杨梅的除了吴县东山人外还有浙江余姚人,他们卖的是余姚乌梅,略比东山白杨梅上市晚些,色泽暗红,口味比白杨梅好。余姚人的叫卖声比东山人硬多了。如果两者在一起叫卖,趣味横生,正如上海俗话:“宁愿听苏州人吵相骂(吵架),也不愿听宁波人讲闲话。”仲夏过后,弄堂中时常有一拨一拨结伴而行的村妇,身着蓝花夏布衬衫,手挽一大竹篮,满篮子粉红色外壳的嘉兴南湖菱,上覆一块浸湿的白布。柔柔的叫卖声和嬉笑声,给烈日下的弄堂平添几分凉意。刚从湖中捞起的菱,水淋淋的惹人喜,菱肉生吃,清香嫩脆,很适合夏末冷食的口味,生意特别好做。卖熟菱,大多为壮身汉子,身穿老蓝布褂裤,敞开前襟,露出白色短衫,身背一只硕大的朱红漆桶,上面用毛毡盖着,内盛有热气腾腾的熟菱。菱有好几种,随着季节推延而变换。一般先是卖棱角菱,体形较小,左右前后有四只尖尖的小角,菱肉酥松香甜;另一种是馄饨菱,大小与棱角菱差不多,但没有小角,体形浑圆似馄饨;深秋上市的是老菱,体形较大,两头有弯角,菱肉粉香如栗。买菱时毛毡掀起,一股熟菱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垂涎。小孩在吃老菱前往往还作斗菱的游戏,各用自己的菱角与对方的菱角勾拉,角断为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