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扎彩作坊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扎彩作坊俗分类:【中国民俗】 扎彩作坊 俗称“扎彩作”。主要是为办丧事的人家服务,也兼制作一些玩具、魔术道具等。天津的丧葬旧俗具有强烈的“视死如生”的传统观念。一般家里死了人,特别是长辈,晚辈们都要到扎彩作请扎彩匠和裱糊匠为老人扎糊一些牛、马、轿、车、箱之类的祭品和一双纸人即童男童女做侍从,以此寄托哀思。扎彩时,扎彩匠主要用芦苇、竹子、木条、线绳、铅丝等材料手工操作,首先用竹子扎制骨架,然后用线绳或铅丝在架上绑芦苇,使其呈现出轮廓,裱糊匠再用纸裱糊加工。由于扎彩作品作为随葬品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因此,扎彩作在20世纪60年代时曾被取消。70―80年代,扎彩旧俗又呈兴起之势,扎制的作品也根据不同的时代而不断丰富,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多种家用电器及高档生活用品、用具乃至汽车、洋房也被工匠们创造出来。扎彩这门技艺现在还被用于戏剧、影视的道具制作之中。 扎彩作还负责家庭居室的装裱工作,主要是裱糊房顶和窗户。特别是旧时天津民间每逢过年都有重新裱糊房顶和窗户的风俗,因此在春节前夕,要到扎彩作请工匠。裱糊房顶的纸是专用的一种带浆的纸,经水一刷便粘在房顶上。纸有白色的,也有彩色的,讲究的人家用白色纸裱糊,再用丝棉蘸颜色拽花,其图案奇特。裱糊窗户则多采用白色粉间纸,民间亦称“粉帘纸”。如今,由于居住环境的改变和现代装饰材料的出现,使裱糊房顶和窗户的风俗消失。但是,这门技艺却被人们传承下来,用于装裱字画、书籍和展牌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