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打尺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打尺寸分类:【传统文化】 畲族人民为纪念和效仿古代民族英雄蓝凤高断弓横打敌箭的壮举,常在劳动之余开展打尺寸活动。以“尺”代表断弓,“寸”为敌箭。打尺寸的形式多种多样,场地各异,参加人数也不尽相同,但都以打击短棒为其活动内容。流行于福建东部畲族聚居地的打尺寸活动是在一块长30米,宽10米的场地上进行,场地正中处画有直径为1.5米的圆圈,一人手持长约30厘米的木棍和若干20厘米左右的竹条站于圈内,用棍击竹条向前飞出,其他人在场内奔跑接竹条。跌落的竹条可以就地拾起再向圆圈投去。圈内的人可用手接,也可用棍再击出去。若投到圈内的竹条既未击出,又未接住,则投者胜,换圈内人。如竹条被接住或击出圈外,则以丈量竹条至圆圈的距离和接得竹条次数的多少确定胜负。 畲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流行于福建东部地区。多于节日聚会或农闲之时进行。活动方式:选择一块宽敞、平坦的场地,在其一端划一直径2米左右的圆圈,参赛者一人站立圈中,左手持一根20多厘米长的小竹条,即所谓的“寸”,右手持一根三四十厘米长的小木棍,即所谓的“尺”,其余众人均站于圈外。比赛开始,圈内持尺寸者用小木棍猛击竹条,使其旋转着飞向圈外,圈外的众人迅速作出反应,竞相朝小竹条落地的方向奔去,接抢小竹条,并将其回投圈内,如抢到者能将小竹条准确地投落圈内,便得到一定尺寸,同时还取得进入圈内、将圈内持尺寸之人换掉的权力。如圈外的人没能接到小竹条,或接到后回投时不准确落于圈外,或被圈中人用木棍击出,都算圈中人获胜,他可以获得与小竹条和圈之间距离相等的尺寸,并由他继续持尺寸开赛。如此循环往复,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规定尺寸或尺寸多者为胜。此活动紧张、激烈而又生动、活泼。 畲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流行于闽东畲族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二月二、分龙节、九月九歌会或劳动之余,畲民们便群集于山野平地上,画一直径约1.5~2米左右的圆圈,圈中站立一人,左手持一根筷子模样长短约20厘米长的小竹条, 叫做“寸”;右手持一根一尺多长(约60厘米)的木棍,称为“尺”。其余的人则站立在圆圈之外。当圈中立者用木棍猛击竹条,使竹条旋转着向圈外飞去,圈外的人们则竞相奔跑、承接竹条,如竹条落地,圈外的人则拣起竹条回投圈内,圈中立者用手接住,也可以用木棍再将竹条击出圈外,如是反复不断地接击。人们在笑语欢声中,你争我夺,不断出现紧张、活泼、诙谐、有趣的场面,既培养机智、勇敢、顽强意志,又锻炼了身体,消除了疲累。不少畲族男女青年在这项活动中,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产生了爱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