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打梭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打梭儿分类:【中国民俗】 流传于宁夏回族民间体育游戏,又称“打尖”,约始于清代。比赛器械有击梭板,长60~70厘米,宽10~15厘米,两侧削成刀状,厚度适宜;还有梭儿,中间圆,两头尖,形如织布的梭,长15厘米,中部直径约2~3厘米。游戏时在地面画直径约1米的圆圈为“城”,距圆圈10米处画一条横线,并以抓阄或“大压小”的方法决定攻守方,比赛时,守方站在事先画定的横线上,手持梭儿,掌心向上,五指并拢,食指在上,将梭尖置于小臂延长线上,掷梭时梭儿必须沿其小臂延长线的方向掷出,但允许手腕晃动,做假动作迷惑对方。攻方手持击梭板站在圈内,并向守方提出掷梭的高度;守方掷梭高度是否符合攻方的要求,以裁判和观众的评判为准。如守方按攻方要求的高度掷出梭儿,攻方未击或未击中,判攻方失败;若攻方击准,待梭儿落地后,用板刃敲击梭儿尖,使梭儿跳起来,并在梭儿落地前继续击打梭儿,可击梭儿3次。待第3次击出的梭儿落地后,用击梭板丈量至“城”的距离,10板为1丈,超过1丈,攻方仍有第二次进攻的机会,不足1丈为失败。攻方击出的梭儿在落地前被守方接住,亦判为失败,然后攻守方相换。一轮比赛结束后,双方将各自丈量得数相加,多者为胜。后由负方唱梭,胜方攻,负方守,胜方击出的梭若被负方接住,判罚结束;负方若未接住,则唱一声梭儿,跑向梭儿落点,速捡起梭儿向圆圈处倒退,边退边在地上画叉,以补偿所对的“丈”,若一气唱成所画的叉数不足补偿所负的“丈”时,要处罚第二次、第三次,直至补齐所负丈数为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