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打油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打油茶

分类:【传统文化】

苗、壮、瑶、汉等族传统饮食习俗。流行于湘西南、贵东南、广西北部等地。主要用料有茶叶、米花、食油、花生、豆类、绿叶菜、鸡肉或猪肉、米粉、水圆等,先将糯米蒸熟晾干,放入沸油锅内炸成米花。将茶叶用油炒后,加水煮成“油茶水”。其他用料经过加工。吃时,众人围坐火塘旁,每人碗里配些绿叶菜及佐料,放入米花等欲食之物,用滚油茶水烫而食之。若只吃米花等,不用鱼、肉,称为“淡油茶”,或“素油茶”。若以油茶代饭,最后应加米粉或水圆。侗族也有此食法,称为“吃豆茶”,用料与上略同。用此茶待客时,客人按例只用一只筷子,如不再吃,筷子必须放在空碗之上,主人便不再添让。

我国侗族饮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茶点,常用以迎宾待客。广西三江侗族打油茶,尤以味美茶香、提神解表、清酥可口享誉海内外。其法大致为:将糯米煮饭阴干,与油炸黄豆、花生拌和做成佐料(尚可配以瘦肉、猪肝、粉肠、葱花、芝麻等)。将茶叶炒热,用木槌将茶叶捣碎(即“打”),加茶油、食盐(或糖)、生姜、大蒜翻炒,待冒微烟时加清水煮沸,文火稍焖,滤去叶渣,将“茶”盛碗中,配以适量佐料即成“油茶”。之后边打边吃,吃时每人只一根筷子,意即众人一条心。头碗给长者或贵宾,依次为其他客人、自家人。旧习每人须喝足三碗,否则为不礼貌。用后应将筷子架于碗上,不然主人还会再给添加。现柳州、桂林一些宾馆饭店也设“打油茶”节目。

广西北部兄弟民族同胞制作和爱喝的茶制品。桂北瑶、侗、壮、苗、汉等民族同胞几乎家家打油茶,餐餐吃油茶,形成独特的风俗习惯。油茶的制作在“先炒后烹”条中有释文。打好的油茶注入不同的食品中,就有不同的油茶,如和糯米、艾叶粑、虾子、鱼仔等食品配合,就称为糯米水圆油茶、艾叶粑油茶、虾子油茶、鱼仔油茶等。打油茶是当地同胞待客之物。贵宾光临,主人把各类美味食品:油炸花生米、油炸排散、猪肉碎、猪肝末、鸡块、爆米花等分装在茶碗中,把滚烫的油茶注入碗中。然后主人恭敬地把筷子、打油茶呈献客人,客人起身用双手接茶,边喝边赞扬主人手艺高妙。茶行三遍,是看得起主人,每位客人至少得喝三大碗,叫做“三碗不见外”。主宾边喝边叙,情趣融融。

苗族饮食习俗。主要流行于湘西南、桂北地区。把干的大叶茶煎煮后捞出捣碎,滤渣,加入盐、葱、姜、辣椒等调味品, 以及阴米、花生、黄豆、粑粑子等。打油茶保留了唐宋以前中国的用茶风貌。打油茶有一系列“茶道”:每次由姑娘或媳妇持茶盘将油茶送到客人面前,直到客人喝上4碗为止;如果客人认为自己喝不了4碗,需事先说明,或中途把茶碗倒扣在茶盘上,否则端上来不喝属于不礼貌。

侗族风味食品。流行于广西柳州、南宁等地。制作方法是:选用高山云雾中的上等茶叶,用油炒拌,茶汤里可以配上各种食物,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