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经文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五经文字

(唐)张参撰。3卷。参照汉熹平石经及《说文解字》,详定五经(《易》、《书》、《诗》、《礼》《春秋》)中的文字,凡3235字,依偏旁分为160部,重在辨正字形。书成于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刻石于长安。今本《五经文字》即据此拓摹抄刊。有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刻本,日本天保十五年(1844年)刻本。

五经文字

三卷。唐张参(生卒年不详)撰。张参,唐代宗时 (762—779)人,开元天宝间举明经,至大历初佐司封郎,寻授国子司业。博通经史,精于字学。另著《唐广韵》五卷,今不传。是书为辨正经传文字形体的书。大历十年 (775)六月,张参奉诏校勘五经文字,书之于太学讲论堂东西厢墙壁上。其自序云:“以经典之文,六十余万,既字带或体,音非一读,学者传受,义有所存,离之若有失,合之则难并。”可见其目的在于解决传受经典的文字识读问题。书中收集了大量的疑文或体,其校定方法是: 以 《说文》 为依据,《说文》不备者,则求之于《字林》;如果古体难明,则定之以汉《熹平石经》;《熹平石经》湮没者,则以《经典释文》参酌之。共收三千二百三十五字,依偏旁分为一百六十部。所收文字除见于 《易》、《书》、《诗》、《礼》、《春秋》五经的以外,也兼收《论语》、《尔雅》中的字。每字加注反切与直音,其反切多与《字林》相合。是书问世,经书文字的楷书写法才有了规范,顾炎武《日知录》说: “张参 《五经文字》,据 《说文》、《字林》刊正谬失,甚有功于学者。”是书的缺点是分部随意割取偏旁,如“艹”部、“十”部之字,颇为凌乱。至于分部或以形旁或以声旁,则不必强求一律,因为它的分部是以正定楷体字形为目的的。张参书之于壁后,唐文宗太和间 (827—835) 改为木版,开成间 (836—840)刻之于石,附于十二经之后,今在西安碑林。至北周雕印成书。清代刻本很多,以 《后知不足斋丛本》最佳,据唐石本覆刻,字大清晰。《丛书集成初编》本即其影印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