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扯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扯铃分类:【中国民俗】 据传元朝末年,祖国大陆就已经有了扯铃的杂技,后来渐渐盛行,当时称为“空钟”,因为抖转扯铃时会发出如同钟鸣一样的嗡嗡声音。扯铃大约于清代时传入台湾,其构造用一条粗棉线系在木杆上,和一个像车轮盘的铃身组成。铃身的构造是两段粗竹管,竹管的两头各镶上圆形木板,由一个线轴般的木轴相连接,再在竹管上打出几个长方形小孔便成。打孔的数目和大小,关系着铃身在抖动时发出的声音。扯铃的制作材料多用竹木,如今也有用塑胶制作。扯铃的方法是:双手各持一支木棒,拉直棉线,平放在地上,再把铃身放在棉线上,把棉线缠绕在铃身的木轴上,然后右手拉,左手送,一高一低地轮流操作,铃身便开始运转,运转速度加快时,风就从铃身上的小孔进入铃内,于是会发出“嗡嗡”的响声,速度愈快,声音也就愈响。扯铃的花样有金鸡上架、蚂蚁上树、平沙落雁、金蝉脱壳、青云直上、大鹏展翅等。 除以上外,还有一些民俗特技,如巧耍花罐、手抛彩圈、蹬桶、单轮车、椅上转碟、群凤戏碟、椅子顶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