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扶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扶乩分类:【传统文化】 又称“扶箕”、“扶鸾”、“飞鸾”。占卜方式之一。具体方式因时、地而异。初用畚箕,插一筷子,下置沙盘,后改箕为木制丁字架,架子横棍两端由施术者扶着,丁字架垂直端为笔或筷子,下有沙盘,先举行请神仪式,然后任笔或筷子在沙盘上画字或句子,称为“降箕”,所画字或句子被视为是神的旨意。这种占卜方式发端于对紫姑神的崇拜。诅咒道术、巫术之一。道、巫托以神意或法力,自称能赋予语言以神秘的力量,将语言构成咒语,并与一定的仪式相结合,使其发生使令性乃至咒煞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自身或治服鬼妖,祛除不祥的目的。 一种占卜方式。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其形式多样,在中国流行于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中。“扶”即“扶架子”,“乩”指“以卜问疑”。通常以木制丁字架置沙盘上,两人以手指扶住两端,口诵咒语请神灵显灵,乩架因手臂抬举而抖动时,即称神已降坛显灵。以木架下垂部分在沙上画出字样符号,作为神灵的启示,用以占卜吉凶,或与人唱和。“神灵”应请而“降”,画于沙盘上的字迹,谓之“降乩”。扶乩的木架或以畚箕、箩筛代替,插笔画字,称“扶箕”。因传说神仙降临时均驾风乘鸾,故又称“扶鸾”。旧时民间元宵节夜有迎厕神紫姑(或称“坑三姑娘)显灵扶乩之俗。此俗起于唐代,明清盛行于士大夫间。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后有人于徽商家扶鸾, (张)皮崔降笔, 自称是天上荀元帅。” 又称“扶鸾”,即请神问卜。传说神仙驾凤乘鸾。扶即“扶驾子”,乩即为“卜以问疑”。做法是将一根竹筷插入木制丁字架或簸箕、箩筛中,巫师以手扶住两端,乩驾因手臂抬举而抖动时,乃称所请之神已降坛显灵。简单的可视乩驾之摆动定吉凶,复杂的则应人之求用“乩笔”写字、画图,称为“神仙训示”,所请之神名目繁多,如张天师、吕祖等。今仍有留存。 旧时迷信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各族中。“扶” 即 “扶架子” ,“乩” 指 “卜以问疑” 。将木制丁字架置于沙盘上,架上插入一根竹筷,由二人用手指各扶一端,请神问卜,乩架因手臂抖动在沙上画出字样符号,作为神灵的启示,以此卜问吉凶。沙盘上的字迹,称为 “降乩” 。木架有用畚箕、箩筛代替的,插笔画字显迹,称为 “扶箕” 。民间传说神灵下降驾凤乘鸾,故又称 “扶鸾” 。 又称“扶鸾”、“降卜”等。常见的扶乩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桃木或竹子制成“人”字形的架子,架下端绑一把笔或木棍,两人各用一手扶住架子的一端,在撒有沙子或香火的平面上写字;另一种是把畚箕、米筛之类的竹编倒扣,上覆衣服,下绑一根木棒或一把笔,由两人对面持畚箕在沙盘上写字,故又称“扶箕”,福州方言称“扛箕”。在民间,扶乩被看做是人与神通声气的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的神秘性,所以多在朔望之夜于乩坛行之。扶乩前,巫师要沐浴更衣,焚香献祭,以示其诚。扶乩时,操作者双手扶着木架无意识地颤动,使之在沙盘上画出些许痕迹,这些痕迹就成了神灵的乩示,随后加以辨认和诠析。求者有问病求药、问祸福吉凶、问功名财运等等,不一而足。宋元前后,扶乩在福建各地民间普遍流行,《五杂俎》卷15说:“箕仙之卜,不知起于何时,自唐宋以来,即有紫姑之说矣。今以箕召仙者,里巫俗师,即士人亦或能之。” 扶乩陋俗在民国时期仍相当流行。1949年以后,随着破除封建迷信之风的盛行,扶乩活动几乎绝迹。近些年来,在一些地方此俗又有死灰复燃之势。 又称“扶箕”,“扶鸾”。用两根木条绑成T形,再在竖木条尖端垂直绑一根筷子,当成乩笔,下承一个沙盘或米盘或面粉盘。扶乩时,由两人用手指托着横布条的两端,主祈人向神祈祷,说出所问之事,请神指示。所请之神,无论佛道神仙、古今名人乃至亲戚朋友,只要已经死了的,都可祈请。请完神后,托着乩笔的人两手抖动便是神来了,如果不动,便是神没有来,于是再请别的神。乩笔在沙盘(或米、面)上画动,主乩人根据所画线条辨认,说出神之所示。过去民间扶乩的风气很盛,不少宫观和巫道家中都设有乩坛,有的人家也临时请人扶乩问事。 是占卜问疑的迷信活动之一。其法器用一个丁字形的木架,其下垂插一根竹筷,称“乩架”;也有用簸箕、筲箕下垂竹筷为法器者,故又称“扶箕”;扶乩占卜所请诸神皆驾凤乘鸾而来,故也可称“扶鸾”。法事开始,端公焚香祈祷,请各路神仙(有的地方是请紫姑神或子姑神)驾临,其两位弟子以手指扶“乩架”之两端(或簸箕之两侧),由端公视“乩架”的摆动情况来判断吉凶,即为简单的扶乩。还有一种是,于端公祈祷请神之后,其两位弟子手指扶抬“乩架”,用乩架上的竹筷在沙盘上写字、写诗、绘图,或让乩架上的笔(竹筷)在事先写满字的纸上移动,片刻停于某一字上,再移动片刻,又停在某一字上,如此反复多次,由端公将字逐个抄在纸上,构成篇章,声称此乃“神仙降谕”,指明吉凶祸福。 扶乩是请神仙降坛解疑难、定凶吉的占卜活动。因传说神仙总是乘鸾出行,故又称扶鸾。清末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扬州、苏州等地城镇上扶乩之风较为盛行。大多公开设在民间道会门的善堂里,也有少数私家设坛的。信佛的以济颠僧为祖师,信道教的则供奉吕纯阳,但降坛的神仙是很繁杂的。扶乩时,在乩坛上方悬挂黄色帐幕,香案上点燃黄蜡烛,案前架设方形木盘,内铺细沙,在这个沙盘上立着桃木制的划字架,架上悬乩笔(锥子);焚香燃烛后,主持者念诵咒语,请神降坛,求卜者拜叩着陈述问卜的事项;这时由扶乩者(多为有一定文化的女性)一人或二人手扶字架在沙盘内回旋移动,使乩笔在沙上划出各种潦草的图文,另有一人则据划出的图文进行“录谕”,作为是神仙“训喻”,并对问卜之事做出解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