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抓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抓周

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拈周试啐”、“周啐”。旧时汉族与一些少数民族预测小儿一生事业志向和命运的一种迷信活动。婴儿满1周岁时举行。宋代已有此俗。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育子》:“生子……至来岁得周,名曰周?。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炳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谓之拈周试?。”近人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四述及杭州一带汉族的抓周,与吴自牧所说毫无二致。东北朝鲜族亦有此俗。小孩满周岁时,专为其摆一桌东西,诸如美味佳肴、各式糕点、小弓箭、针线、剪刀、本册、钱币、笔墨、面条、粮食等(视性别而有删减),让小孩任意抓拿。民间俗信,小孩先抓钱、粮象征财富,先抓面条、棉线象征长寿,先抓本册、笔墨象征会成为文人,先抓弓箭象征会成为武将,等等。或称“试儿”。《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杂置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贫廉愚智,名之为试儿。”《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说贾宝玉周岁时,其父贾政试他将来的志向,将那世上所有之物件,摆了无数,给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贾政大怒道:“将来酒色徒耳!”

民间流行的让周岁小儿抓物以测其志向的风俗。在小儿周岁生日时,父母及家人将各种玩具、用具及其他物品放在他面前,任其抓取,看其先抓何物,以为可预测其长大后的爱好及志趣,称为“抓周”。古书写道:“这年正是你的周岁,我去给你父母道喜。那日你家父母在炕上摆了许多的针线刀尺,脂粉钗环,笔墨书籍,戥子算盘,以至金银钱物之类,又在庙上买了许多耍货,邀我进去,一同看你抓周。”语出《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亦称“试儿”、“试周”、“试?”、“揸生日”、“抓生”。婴儿周岁时预测其性情、志趣和前途的礼俗。《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唐宋以来山东亦风行?盘试?的习俗。《寿光县志》:“生子?岁,设矮几,置万物,令婴儿任意取之,名曰抓周。”近世多置物于笸箩内,令婴儿随意抓取,以为盛举。《莱阳县志》:“周岁则新其衣履,陈设各种物品,令其抓取,谓之揸生日。取书者,士;农器者,农;工器者,工;商器者,商;官帽者,贵;银钱者,富;取土者,夭;取棍者,贱。”胶东地区抓周之物,面塑寿桃必不可缺,婴儿往往首先抓取,家长则喜称“长命百岁”。现仍有行之以为笑乐者。

婴儿周岁时,各地民间普遍都要举行一次庆贺活动,闽中、闽南等地民间称为“做?”。这一天除了例行的敬神拜祖和宴请宾客活动外,外家还送来婴儿衣服等礼物,男家则送红米祭给左邻右舍。近代一些家庭还要举行抓周仪式。抓周又称“试周”、“试儿”、“拈周”等,其历史可以上溯到魏晋时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燕享焉。”清世近代,福建各地的抓周仪式大体相同,即在婴儿周岁时,置十二种物品于竹筛或桌上,让婴儿坐在其中任取一物。如取书笔,则主读书或书画,取印主做官,取钱币主富有,取算盘或秤主经商,取尺主工,取土主农,取葱主聪明等。民国《政和县志》说:“是日,罗列书籍、珍宝,令子自取,以观其志,亦试周之义也。”这种以无知幼儿偶然抓取一种物品来预卜小孩今后前途的做法在今人看来是十分可笑的,但这种风俗却又实实在在地流传了千余年。

除此之外,婴儿出生后的取名,旧时也有不少规矩。除了按辈分行第冠名之外,有的还讲究五行取舍。若五行缺土,婴儿的名字往往就要加上土字,如城堡、土堡等;若五行缺火,就要加上火字,如火炎、炳炎等;五行缺水,则要取名清、洋、江等。如果缺两种,有的干脆就叫“金木”、“金水”、“土水”等等,这种现象至今仍可见到。

清同治《南城县志》载:“[XCHAR[R200902017_TM.b8cfe5]]日,具[XCHAR[R200902017_TM.b8cfeb]]盘,如古代陈笔墨、戈、金银等物于婴前,视其所取以觇。”所以,周[XCHAR[R200902017_TM.b8cffa]],古又称“[XCHAR[R200902017_TM.b8d001]]盘之期”。这一天,在设宴前摆好香案,陈放金银、文房四宝、书印玩具、算盘秤尺、葱、芹、田土、女工针线等物,由小孩随意抓取,以他抓到的东西预卜他日后的前途、志向和兴趣,称“抓周”。一般以书主读书,笔墨主书画,印主官,算盘秤尺主商,田土主地,葱主聪明,芹菜主勤勉等。如果抓到金银,则认为长大后,有大富大贵,如果抓到文房四宝,则认为文曲星高照,定能高中、高升,以此得好兆头。

小孩满周岁时,还有穿虎头鞋的习俗。即在婴儿周岁生日时,父母为他穿上新做的虎头鞋。虎头鞋以黄布精心制作,鞋头绣一虎头,中间绣一“王”字。虎为“百兽之王”,民间认为,小孩穿上虎头鞋后,可为他壮胆、避邪,也有祝福他长命百岁之意。

又名“试儿”,是在孩子周岁生日时举行的仪式。形式为将笔、墨、算盘、书本、银钱、食品、剪刀等物品置放在孩子面前,看他先抓什么,以此预测其未来的才智贤庸和长大后的职业、贵贱等,多带有取乐性质。比如,孩子抓到《三字经》或毛笔之类的物品时,人们会交口称赞这孩子将来定能成材,出人头地;若抓了点心之类食品,则被认为没多大出息,是个吃货。

周岁生日这天,老亲至友都要前来庆贺,贺礼除衣物、鞋帽、饰物之外,现在增添了玩具。20世纪20年代前,轻工服装业还未兴起,衣帽等都是手工做成,至于亲戚本家谁给孩子做什么,旧时是有说法的。俗谚说“姑姑的鞋,姨姨的袜,姥姥的兜肚,舅母的褂”。

周岁过后,生育庆贺礼俗基本完结,以后孩子每年的生日除姥姥家外,一般亲友则不再前来祝贺。

婴儿出生满一年,称周岁,古称周?。这是婴儿出世后的第一个生日,旧时礼仪隆重,亲友均来祝贺。周岁的孩子已开始蹒跚学步,鞋便成了不可缺少的礼品。外婆家必送一双虎头鞋,用它避凶趋吉,保佑小外孙顺利成长。

这天最具传统特色的活动是抓周,古称试?或试儿。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流行。满岁的孩子已开始牙牙学语,会辨认眼前物件,能听懂常用词语,也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民间根据“从小看大,三岁看老”的俗谚,认为这时就可以从小儿的举止爱好预测出他长大后的偏爱和志向。尽管士农工商在三教九流中都是正当职业,但社会的评价总是把做官看得最荣耀、最显贵。人们的传统心理总希望自己的后代能由“士”而“仕”。因此便利用抓周来检验孩子的天赋,寄托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陕西抓周的方法同全国各地大致相同,一般是在八仙桌上或在炕上放些玩具、吃食,过去如果是男孩,就要再摆上笔砚、书籍、算盘、小秤等,如果是女孩,就要再摆上剪刀、尺子、针线和化妆品。现在不分男孩女孩,除了玩具和食品,都摆钢笔、铅笔等文具用品。布置停当后,把孩子抱来让他随意抓取,大人不作任何诱导,如果先抓到的是钢笔或算盘,说明孩子将来聪明好学,能写会算;如果先抓到食品,也要讨个口彩,说他福大命好,将来有吃有喝;若先抓到秤杆,说明他将来志在经商;若先抓到玩具,则预兆孩子将来贪图玩耍,长大没出息,家长就要加强引导。这种占卜式的预测,现在已没有多少人相信了,虽然仍有人让婴儿抓周,但只不过是逢场作戏,以为笑乐而已。现代一般家庭,这天要为婴儿摄影留念。

抓周试? (杨晓东 摄)

抓周结束后,这天还要为婴儿开荤,俗说“七坐八爬,九个月长牙”,满了周岁的孩子,已长出了牙齿,可以吃些绵软的食物了,但还未吃过有荤油的食物。开荤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吃饭的时候用筷子挟一片肉或有油的菜,在孩子的嘴唇上抹一下,让他尝到荤油的味道,并说一两句祝词,如“今天开荤吃肉肉,长大当官穿绸绸”等吉祥的话,祝福孩子将来有锦衣玉食的美好前程。此举一般是请福寿双全的老人担任,也有由婴儿的父母充任的。

鄂温克族妇女生育初胎时,要杀猪或杀牛来宴请邻近的老年人,他们给刚生下来的小孩起名。怕孩子不好养,可给戴上耳环并给他做反襟的衣服。小孩子长到一岁时,请一位年老女性在小孩子面前放一个小桌子,在桌子上摆上饼干、毛笔、马粪、酒壶、小米粥、钱或顶针等物,举行抓周仪式,如抓马粪预示小孩子能过富裕生活;若拿毛笔,预示成为有学问的人;先拿小米粥,将来要过丰衣足食的生活;先拿酒壶,长大后可变成好饮酒的人。女孩子先拿顶针,预示着将来一定会成为心灵手巧的姑娘。

日本人对孩子的周岁诞辰非常重视。到了这一天有各种节目。如:为了预测孩子未来的命运,在他面前摆上农具、算盘、笔等各种东西,任孩子伸手去抓,根据抓到的东西议定孩子将来的职业。又如:如果孩子在未满周岁以前就学会了走路,据说成年后将离家出走,所以这天就叫孩子背着饼,大人再故意把饼弄掉,以避免这种不幸。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