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机构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机构

分类:【地域文化】

1940年8月1日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战工会)在沂南县青驼寺成立。战工会下设五个组,内有“国民教育组”。教育组由战工会委员杨希文,李竹如、刘子超、张立吾、孙陶林五人组成。杨希文、李竹如分任正副组长。这是抗战开始后第一个省级教育行政机构,负责掌管推行全省国民教育工作。1941年3月22日,省临时参议会在沂南县青驼寺召开第八次驻地委员会。会议决定:战工会组织常务委员会,各组改为处。教育组改为教育处,由原任杨希文、李竹如改任该处正副处长。1942年12月李竹如在大青山战役中牺牲,由孙陶林任副处长。省以下相应的教育行政机构也按照《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有关规定渐次建立起来。行政主任公署及专员公署设立文教处(科),下设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两科(股)及视导、编审两室、县政府设文教科,下设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两股及视导室。区设文教助理员,乡、村设教育委员会,采用学区制,以中心小学兼管乡、村教育行政。乡政委员、教育委员有的还兼任中心小学校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