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抗清将领李定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抗清将领李定国分类:【传统文化】 李定国(1621―1662),字鸿远、宁宇,延安(陕西今市)人(一说榆林人)。早年追随张献忠,反抗明朝腐朽统治。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张献忠牺牲后,他与孙可望等率大西军余部进入云南、贵州,发展生产,严明纪律,团结少数民族,建立西南抗清基地。与南明桂王政权取得联系,共同抗清。顺治九年(1652),大西军兵分两路北伐,李定国率步、骑、象队八万人为东路军取道贵州,经湖南武岗、广西全州,直趋桂林,大败清军。驻守桂林的定南王孔有德战败自尽。大西军纪律严整,战斗力强,很快收复广西全境。又乘胜北攻湖南,取长沙,扫江西,攻克十六郡、三十二州县,收复失地三千里。在衡州设伏击圈,大败清敬谨亲王尼堪所领清军,阵斩尼堪,使清廷大震。次年,李定国军进入广东肇庆,与福建、浙江沿海一带的郑成功抗清部队和荆巴一带夔东十三家军密切联系,遥相呼应,促成了全国各地再度出现抗清高潮。但李定国功高为孙可望所嫉,险遭谋害,被迫退军云南,后被桂王政权封为晋王,继续抗清,击败孙可望的进攻。顺治十五年(1658),由于孙可望告密,清兵摸清大西军虚实,分三路进攻,占领云贵。桂王逃往缅甸,李定国兵败退至孟艮(云南边境),团结各少数民族,在更加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坚持抗清斗争。顺治十八年(1662),吴三桂率兵入缅,索回桂王,后在昆明将其绞死。李定国闻讯忧愤成疾而卒。临终前告诫儿子及部将说:“宁死荒外,勿降也。”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气节 。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