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描绘世间百态的服饰语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描绘世间百态的服饰语汇

分类:【风俗文化】

(1)表人物处境

寒衿: 衿指衣襟,胸前的衣襟寒冷,说明衣不附体,比喻人的贫寒。

有腿没裤子: 光着两条腿而没有一条裤子穿。形容极其贫困。

脱了蓝衫换紫袍: 蓝衫是士人的礼服。紫袍是达官之服。隋代起规定官吏公服五品以上服紫,唐代改为三品以上用紫色。后称达官之服为紫袍,借喻高官的地位。服装的改变说明从普通人一下子成为地位显赫的高官。比喻骤然间显贵发达。

少时衣裳老来穿:年老的时候把年少时的衣服拿出来穿,这些衣服已经是过时、不合适的了。形容家境贫困,寒不择衣。

日做蓝衫夜做被: 蓝衫是古代士人的礼服,这里指在正式场合的服装。一件衣服既在白天当正装穿,又在晚上当被子盖。形容人贫寒、困苦。

(2)表人物性格

光脚不怕穿鞋的:光脚的和穿鞋的分别代表贫困者和富有者。赤贫者连一双鞋子都没有,更没有其他身外之物,无所顾忌。比喻一无所有的人没有顾虑,敢于斗争。

忍痛穿绣鞋: 绣鞋是旧时妇女穿的绣有凤凰、鸳鸯、喜鹊、牡丹、花草等纹样的鞋子。旧时妇女缠足,绣鞋非常小,尖头圆口。正常的脚若想穿上这种绣鞋,只能忍痛把脚挤进小鞋里面。比喻委曲求全。

成大事者不修边幅: 边幅: 布帛的边缘,比喻仪容、衣着。指办大事的人往往不去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借鞋连袜脱:别人只借用鞋子却连袜子一起借给别人,鞋和袜子是穿在脚上的必不可少的服饰,它们相互搭配。连与要借之物相配套的东西一起给别人,形容人慷慨,乐于助人。

把脑袋掖在裤带上: 把脑袋掖在裤带上,这是一个外露的不安全的位置。将至关生命的头放置于这种部位,比喻人冒生命危险,把生死置之度外。

见了孝衣都想要: 孝衣是晚辈给长辈服丧期间穿的白色麻布衣服。按习俗,只有家里有人去世,晚辈们才穿这种白色的孝衣。对于他人来说,这种孝衣多少有一些晦气。连别人的孝衣都想要,比喻人贪婪。

有鞋不穿留个样: 有鞋子不穿在脚上,反倒留着看样子,鞋子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比喻人过于节省。

把脑袋藏在裤裆里:裤裆是衣服中最隐秘的地方。脑袋藏在裤裆里,既不让别人看到自己,自己也看不到外面,掩耳盗铃地不去面对现实。比喻贪生怕死,畏缩不前。

脚正不怕鞋歪: 鞋穿在脚上,随着脚型而有所变化。“歪”比喻不好的东西,鞋歪不会影响和改变脚型。本指不好的、不正派的东西不会影响好的,比喻心地光明,作风正派,既不会受外界坏风气的影响,也不怕诬蔑裁赃。

(3)表人物感情

贴身小棉袄: 棉袄在冬季御寒,穿在身上暖和舒服。贴身的小棉袄更加紧贴身体,形容人知心,关心体贴自己。母亲把女儿常常比作贴身的小棉袄。

(1)表人物处境

一幅蓝布两下里裁: 一幅布的尺寸固定,织出来是一整片。一整幅布被裁开就无法再原样接上。比喻被强行分开、拆散。

三个钱衫,两个钱裤: 三个铜钱买的衣衫,两个铜钱买的裤子,这些都是便宜的衣服。形容穿着寒酸。

今日脱了鞋和袜,未知明日着不着:“着”是方言中的“穿”。今天脱下的鞋袜,就不知道明天能否再穿上。形容今天活着还不知明日如何,比输生活处于危险中,也是混日子的借口。

手长衣袖短,无钱坐侧边: 手显得长是因为衣服袖子短,说明穿得寒酸,生活贫困,这种人无法置上座。穿着显示出人的生活状况,比喻生活拮据的人被人轻视。

布衣暖,菜饭饱: 穿布衣完全可以保暖,吃平常饭菜就能温饱。形容不追求华丽的衣裳和精美的食物,安于清贫生活,自慰语。

头当斗笠,背当蓑衣: 侗族。斗笠和蓑衣分别是戴在头上和披在身上的御雨之服。但是在没有这些服装的情况下,只能以身体抵御风雨,形容人风尘劳苦。

有衣的多寒,无衣的少寒: 天气寒冷的时候,有足够多衣服御寒的人,少穿一件衣服就会觉得寒冷。相反,没有衣服的人,再冷的天气,穿的也只是那一两件衣服,所以也不觉得冷多少。比喻贫困反而无牵挂。

衣无领,裤无裆: 上衣没有领子,裤子没有裆。穿在身上的衣服不具备完整的服装形式,形容人穷困潦倒的样子。

冷了穿葛布,饿了吃萝卜: 葛布由葛的茎皮纤维制成,因凉爽透气多用来制作夏衣。冷了以葛布御寒,说明没有更加保暖、高档的衣服,如同饿了以萝卜充饥,比喻缺吃少穿。

赤脚的撵兔,穿鞋的吃肉: 旧时很多穷人穿不起鞋子,穿鞋的都是衣食无忧的人。这一服饰现象说明了人的生活状况。光脚的穷人追赶猎物,富人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比喻穷人劳动,富人享受。

被绣夜行,不见文章: 文章指错杂的花纹,也指古代礼服上各色相间的花纹。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看不到衣服上华美的纹饰。比喻荣显而不为人所知。

三顿饭不饿,三件衣不破:一整天都能吃饱,还有几件完好的衣服,说明基本生活没有问题。比喻条件充裕,不用担心发愁。

穿尽天下青和蓝,吃尽天下米和盐: 青和蓝指衣人们常穿的衣服的颜色,在此借指衣服。穿遍天下的各种服装,吃过所有的饭菜。说明经历过很多场合,去过很多地方,比喻见识广博,又指生活奢华。

(2)表人物性格

三日穿鞋,两日吹晒: 鞋子穿了三天,就要吹晒两天进行清洁干燥,这并不符合一般人的穿着习惯。比喻人过于爱干净。

内穿铠甲,外套袍服: 里面穿着铠甲,外面套着袍服。铠甲是作战时保护身体御敌的服装。随身穿着铠甲,隐喻人对人怀有敌意,随时准备战斗。在铠甲外又套上袍服加以掩饰,比喻人伪善,假和气。

见了财主穿新衣,见了穷人换旧衣: 见了有钱人换上新衣,以表明自己的身份,便于和有钱有势的人拉近关系。看见穷人马上换上旧衣服,害怕别人求助。对待不同身份的人,穿上与其相应的服装,比喻人势力。

毛衣好看,肫里无食: 肫指鸟类的胃。鸟的羽毛漂亮,外表好看,但是胃里却没有食物。转指人穿戴整齐漂亮,却食不果腹。比喻人过分注重打扮,装门面。

生来的毛病,剪成的鞋样: 鞋子是根据鞋样做成的。做出来是什么样子,合适与否,都是由最初剪的鞋样决定的。人的一些毛病也是天生的。比喻人的个性己定型,又指本性难改。

吃盐靠卖黄瓜钱,戴镯用卖草烟钱: 佤族。盐是维持生存的基本物质,镯子这种装饰品相对而言是奢侈品。但这两种东西都是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说明保证基本生活的同时,还能够装饰打扮自己,形容妇女勤快并且会过日子。

别人一夸,帽子就歪: 蒙古族。别人一夸帽子就歪向一边。生动地形容了人一听赞美,就得意忘形的样子。

没有看见山,就先撩袍襟: 蒙古族。蒙古族人穿大襟长袍,爬山的时候为了行走方便,要将袍襟撩起来。还没有看见山,便先将袍子撩起,形容操之过急。

粉向自己脸上搽,灰往别人脸上抹: 搽粉使脸色更加白皙好看,比喻美化自己。给自己搽粉,给别人脸上抹黑,比喻成绩归自己,错误推给别人。

揭了帽子说私欲,戴起帽子说官话: 戴帽子比喻戴上官帽,人在官场。全句意为私底下只顾忌个人的需要,一旦戴上官帽,马上说起冠冕堂皇的话来。比喻人表里不一,伪善作假。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分家饭是指父辈的基业分给儿子们,嫁时衣是姑娘出嫁时娘家给置办的衣服嫁妆,这都是父母积攒下来的财富。不吃分家饭,不穿嫁时衣,指不靠父母的余荫过日子,比喻自己有志气。

脸上带笑,袖里藏刀: 袖子出于功能性和实用性,一般较为紧瘦合体,袖口按照手腕的尺寸做得很合适。所以袖子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笑脸迎人,却在袖子里面藏着刀,比喻人表面客气,内心阴险狠毒。

猛虎他为人,好着紫葛衣:猛虎是百兽之王,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是山林中的统治者。紫色的衣服在古代多用于贵族,后来在唐宋时三品以上服紫服,所以也称高官之服为紫衣。老虎变成人,依然喜好穿着统治者和地位高的人的服装。比喻本性难移。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穿衣吃饭都是现成的。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3)表人物情感

讨厌和尚恨袈裟: 袈裟是僧尼的法衣,是和尚的专属服装。因为讨厌和尚,连和尚穿的袈裟都憎恨,比喻厌恶的感情因人及物,也指迁怒他人。

衣服破,尚可缝; 手足断,安可续: 衣服破了用针线缝上还可以继续穿着; 手足断了,血脉相连,就无法像缝补衣服一样简单。比喻兄弟手足情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