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摹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摹印

分类:【传统文化】

又称摹印篆、摹篆。秦书八体之一,为第五体。秦代用于印玺的一种篆书书体。始见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然后代曾有数种不同解释: 或称摹印就是刻符(《说文解字?叙》北宋徐锴注引南朝齐萧子良说)、或称摹印为“汉八分之一”(明甘?《印章集说?摹印篆法》),或称摹印即汉代的缪篆(清桂馥《续三十五举》、段玉裁《说文解字叙注》)。关于摹印就是刻符之说,且不论摹印要受印玺的限制和有填满印玺的需要而刻符并不如此、摹印字形完整而刻符字形半分,只据秦书八体将摹印和刻符别为二体,就可明白其谬,故徐锴早就批评这是萧子良的误合;关于摹印为汉八分之一的解释,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八分是汉代创造的书体,秦代还没有它;至于摹印即汉代的缪篆之说,可以认为有道理,但不够正确。摹印和缪篆都是用于印玺的,然而二者时代和来源既不相同,结构与笔法亦有差异。就时代言,摹印属秦而缪篆属汉,非常清楚;就来源言,摹印变自小篆而缪篆变自汉篆,也很明白;从结构看,摹印因变自小篆,故结构与小篆相同,仅仅笔法有别;缪篆因变身本身即较混乱的汉篆,故与摹印结构就已有异而异体亦复不少,所以清陈澧《摹印述》中称道:“缪篆之体方正缜密,其字较小篆有省有变。”从笔法看,摹印因是初创的印玺书体,故不失古朴。虽受隶书影响,仍以篆意多而隶意少为特点,就是隶意,也是秦隶意;缪篆因是上承摹印而变自汉篆并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故笔法匀巧;又因受汉隶影响已深,故书体以“篆隶互用”(桂馥《续三十五举》)为主而隶意较多,桂馥《续三十五举》称,“缪篆与隶相通”,当是由此得出的认识。甘?谓摹印为汉八分之一,大概是先混同了摹印与缪篆,又过分注重了缪篆的隶意形成的认识。综上可知,摹印是秦代独有的一种书体,既非刻符,亦非八分,与缪篆虽有源流关系,但差异明确。摹印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尽管自汉而始就已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其基本原则和方法却一直沿用不衰。印玺文字使用艺术化的篆书书体(或糅以其他书体),不仅成为后世很多人尤其是官府的传统,而且渐次发展分离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篆刻,至今仍很盛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