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撒谷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撒谷豆

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婚俗之一。新娘出娘家门上轿时及新娘下轿进郎家门时,阴阳(以星相、占卜为职业者)望门撒以谷、豆、钱、果、草结等物,意在避煞(凶神)。相传西汉人京房嫁女与翼奉,京房认为迎亲日有青牛、青羊、乌鸡三煞,新妇不能入,否则损祖宗及无子。翼奉不以为然,待新妇到家门时,用谷、豆、草祭三煞,使避去,新妇即能入门,为此俗之始。后世凡嫁娶之家均置草于门槛,下轿撒谷、豆,入门前于门边焚草。

古代汉族婚姻习俗,流行于黄河、长江流域等广大地区,一种迎娶礼仪,即在女子将出阁时,请一位福寿双全的太太,手拿装有谷子和豆子的簸箕或米斗,在新娘上轿以前,将米谷和豆子撒播于花轿里外。当花轿到达男家门前时也照样撒播,此举俗称“撒谷豆”。欧美婚礼也有此俗,不过所撒的是谷子、豆子、白米以及花瓣等混合物,且是新郎新娘举行完婚礼步出教堂之时。此俗至迟起源于汉代。宋?高承《事物纪原》:“汉世京房之女,适翼奉子,奉择日迎之,房以其日不吉,以三煞在门故也。三煞者,谓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者在门、新人不得人,犯之损尊长及无子,奉以谓不然,妇将至门,但以谷豆与草禳之,则三煞自避,新人可入也。自是以来,凡嫁娶者皆置草于门阃内,下车则谷豆。既至,蹙草于侧而入,今以为故事也。”宋代,撒谷豆已成为士庶之间流行的风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新妇下车子,有阴阳人执斗,内盛谷、豆、钱、果、草节等,咒祝望门而撒,小儿辈争拾之,谓之‘撒谷豆’,俗云压青羊等杀神也……”藏族也有此俗。清?盛绳祖《卫藏识略》记女子出嫁时,“亲友各将青稞麦撒其女……”

古代婚礼中的一种巫术性礼俗。在新娘人门下车之时,以谷与豆望门而撒,以禳青羊、乌鸡、青牛等三煞。据高承《事物纪原》卷九记载,此俗始于汉代的京房。房女嫁翼奉子,以所择日辰不吉,三煞在门,新妇犯之,将损尊长而且无子,于是以谷豆与草禳除之,其后民间遂沿为故事。宋元时期,此俗盛行,《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篇》:“新妇下车子,有阴阳人执斗,内盛谷、豆、钱、果、草节等,咒祝望门而撒,小儿辈争拾之,谓之‘撒谷豆’,俗云厌青羊等杀神也。”

嫁娶礼仪。新娘将出阁时,通常请一位福寿双全的妇女,手拿装有米谷和豆子的簸箕到处撒播,有的地方则是撒草。新娘上花轿之前,花轿的里外也要撒播,花轿到达男方门前、新娘下轿以前同样撒播,这就是撒谷豆。在新郎、新娘入洞房,女左、男右坐在新床上时,男方的人也要拿谷、豆、果子以及钱币再撒一次,叫做“撒帐”。一是认为谷豆可以避邪,二是借喻植物种子,预祝新娘早生贵子。汉代已有此风俗。有的地方撒花生、红枣,意为早生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