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从道中流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文从道中流出分类:【传统文化】 文学理论术语。谓文章是从道学中派生出来的。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说和程颐的“作文害道”说,而形成的文学主张。《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说:“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于道,所以发之于文者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朱熹所谓的“道”,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义理”和“德性”,与古文家偏重社会现实内容的“道”不尽相同。朱熹认为:道为源,文是流,是从道的源泉中流出的支脉;道为根本,文是枝叶,是从道的根本上萌生出来的。源与流、根本与枝叶原为一体,故道与文也是一体,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他强调道外无物(即道外无文),有道才有文,文就是道,只要能修道明理,力行不倦,文便可从此中流出。因此,他认为“今人不去讲义理,只去学诗文,已落第二义”,严厉批评韩愈、欧阳修、苏轼等的文道观点其实是割裂文道、重文轻道。此说表现出朱熹等理学家对古文家的鄙薄,也反映出他们忽视文学自身特点、甚至否定文学的偏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