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文同

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著名画家。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石室先生、锦江道人。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皇钓(1049―1053)间进士,曾充秘阁校理,继而出任邛州、洋州知州。元丰(1078―1085)初出守湖州,未及赴任而死。人亦称“文湖州”。兼擅诗书画,以画为工。所画墨竹富潇洒之姿,画山水大拟王维而不减关同。苏轼曾称赞其梅竹画说: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文而丑,是为三益之友。后学之者甚多,苏轼画竹曾受其影响。时有“湖州竹派”之谓。作品有《细竹图》等,今存《墨竹图》。著作有《丹渊集》。

北宋画家、诗人。字与可,号笑笑先生、石室先生、锦江道人。梓州梓潼(今四川省梓潼县)人。皇钓元年(1049)中进士,初任司封员外郎。元丰时为湖州太守,有“文湖州”之称。为官时,敢论时政,以廉明称,人品颇高。晚年于途中驿馆正坐而逝。擅画墨竹,潇洒多姿。竹叶正面用浓墨,背面用淡墨,是其首创。当时及后世画竹,很多人取法于他,画、史上有“湖州竹派”之称。也画山水,工书法。诗近孟浩然、韦应物,冲澹清疏,尤其是山水诗,常常见出画家之眼光,如《新晴山月》:“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徘徊爰其下,及久不能寐。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夜景清幽。其景物诗中还常常把眼前之景与前人名画相比,如《晚雪湖上寄景儒》中“独坐水轩人不到,满林如挂《暝禽图》”。为诗画相互取意、相互衬托添了一种手法。也有一些反映民间疾苦之诗,如《织妇怨》等,很与梅尧臣相近。有诗集《丹渊集》。事见《宋史?文苑传》。

字与可,人称石室先生,又自号笑笑先生、锦江道人。梓潼永泰(今四川盐亭)人。历任司封员外郎、秘书校理和陵州、洋州知州等职,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知湖州,未及任而卒,人称文湖州。工诗文书画,擅墨竹。洋州癸?谷为竹乡,他在竹林里建一亭,朝夕游处其间,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于是画竹愈工。主张“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这种“意在笔先”的创作方法,对中国画的创作构思具有积极作用。文同的墨竹对后世画竹影响很大,被称为“湖州竹派”。

北宋书画家、诗人。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皇钓进士,历知陵州、洋州。元丰元年(1078)出知湖州,次年正月卒于途,人称“文湖州”。孤傲高洁,博学多才。工诗文,人谓与黄庭坚、陈师道、晁补之、张耒等人相颉颃。他在诗歌创作上推崇梅尧臣,《织妇怨》与梅诗反映民间疾苦之作异曲同工。他的写景诗更有特色,以画家的眼光取景写意,在诗画结合上颇见创意。有“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之句,时称精绝。为苏轼表兄,常相与唱和切磋,交谊深笃。善篆、隶、行、草、飞白,初学草书十年,未得其法,及见道上斗蛇,乃臻其妙,落笔如风。尤长于画竹,画竹叶始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既求神韵,又重写生,主张“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曾筑亭于洋州菏?谷,朝夕游处,观察竹林,画艺益精,故所画竹有“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褂而成”之誉。为宋代文人墨戏画代表性画家,对墨竹一科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影响深远。明释莲儒曾撰集继承其画竹技法的宋元画家25人小传,编为《文湖州竹派》一书。亦善山水、禽鸟、人物画,黄庭坚题其《晚霭横看图》云:“潇洒大似王摩诘,而工夫不减关仝。”晚年喜作古木老柯,以淡墨草草写成,笔力纵健劲削,别具逸趣。《宣和画谱》著录其作品11件。传世画迹有《墨竹图》轴、卷数种。所作诗文,其后人编为《丹渊集》行世。参见“湖州竹派”。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