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澜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文澜阁

分类:【传统文化】

清代藏书楼。专藏《四库全书》,即所谓“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之一。乾隆四十九年(1784)就杭州孤山圣因寺藏书堂改建。咸丰十年(1860)倒塌,书多失散。光绪六年(1880)重建。书由丁丙、丁申二人搜集钞补大半,后又陆续根据文津阁本钞补完全。抗日战争时期,藏书曾迁移至重庆青木关,现仍存于浙江省图书馆。

清代储《四库全书》的藏书阁。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南浙江省博物馆内。原由圣因寺行宫后的玉兰堂改建而成。咸丰十一年(1861年)被毁,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解放后,经多次修缮,得以复旧观。该阁为硬山二层楼房,仿天 一阁,采用不对称布置。前有明台湖池,左亭右廊。楼下为六间房,楼上为一大统间藏书。右边和厅堂后各有一楼梯。厅堂正中有一方形楼井,供上下运书之用。

位于西湖孤山南麓浙江图书馆内,为收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阁之一。初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一部丛书,共缮写七部。其中一部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北京运到杭州,入藏于圣因寺文澜阁。其余六部分别藏于宫内文渊阁、奉天行宫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文津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咸丰十年、十一年(1860、1861)太平军两克杭州,文澜阁毁于战乱,《四库全书》大部散失。光绪六年(1880)巡抚谭钟麟等重建,叠石浚池,并植花木,规模超过旧阁。现所见建筑为二层木结构楼房,重檐屋顶。南侧有御碑亭,碑阳面刻乾隆题诗,阴面刻颁刻《四库全书》上谕。阁东亦有一碑亭,碑刻光绪手书“文澜阁”三字。散失之书,经多次搜集、补抄,已基本补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