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文翁分类:【文化精萃】 西汉郡学的首创人。姓文,名党,字翁仲(一说仲翁),庐江舒(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少好学,后到长安受业,通晓《春秋》。先为郡县小吏,景帝末由察举升任蜀郡太守。当时,蜀郡为汉的偏远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文翁治蜀,想改变其面貌,便提倡教化,教民读书,学习法令,但未收效。乃选拔郡县小吏张叔等十余人,派赴京师受业于博士,研习儒经或法令。学成后,均被文翁委以要职。文翁又在成都修建郡国学校,招收邻近各县子弟入学。凡入郡学之子弟,免除更徭。文翁办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常安排学生到官署实习政事。学生学成后,成绩优良者派任郡县属吏,成绩差的回归乡里从事农业生产。数年之后,蜀郡风气大变,官吏与百姓倾慕郡学,争入以为荣,甚至有富家子弟出资谋求入学。蜀郡到京师求学的人比于齐、鲁。文翁兴学,不仅为蜀郡培养了一批吏材,其弟子有的还官至郡守刺史。景帝嘉奖文翁兴学,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武帝时,又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汉代郡国立学校官自此始。文翁兴学,办郡国学,开官办地方学校之先例,为中国教育史上一大事。文翁死在蜀郡,为了纪念他,蜀之官吏百姓为他立祠。 西?循吏。?江舒(今安徽?江西)人。少好?,通《春秋》,以郡胯吏察佩。景帝末,任蜀郡守。?政仁?好教化。?改?蜀地辟陋落後锾尚,?取一系列具篦措施倡?文化教育。尤啉郡胯小吏,遣?京?,?博士受?,或?律令;?成??,?任之以郡中高?,“用次察佩,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循吏?》卷八十九)。在成都?修韵?校,“招胯子弟以??官弟子”,入?者得以免除 役,成???者“以厌郡胯吏”,“次?孝弟力田”(同上)。致使胯邑吏民?欲??官弟子,而蜀郡就?於京?者可比??,蜀地?此大化。武帝?,令天下郡?皆立?校官,即自文翁?之始。 西汉教育家、郡国学的创始人。名党,字翁仲(一说仲翁)。庐江舒(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少好学。至长安受业,通《春秋》,先任郡县小吏。景帝(前156一前141)末,由察举为蜀郡(今四川)太守。见蜀地辟陋,文化落后,乃选派素质较好的郡县小吏张叔等十余人赴长安从博士学习儒家经籍,或学习律令,并在成都市中,修建学舍,设立学校,招收官吏子弟入学。数年后,张叔等人学成归蜀,文翁委以官职,并充任郡学师资。同时扩大郡学规模,增加学生名额,招收郡属各县子弟入学。文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常选一些郡学学生到官府实习政事,每次出行县邑时,也随带品学兼优的学生深入官署,传达教令。学生学成后,成绩高的派任郡县属吏,次为孝悌力田。文翁的兴学措施,引起了蜀郡官吏和百姓的倾慕,以争入郡学为荣,还有富家子弟愿出资财谋求入学的。这不仅使蜀郡可与文化发达的齐鲁之地媲美,而且培养了一批吏材,如张叔,汉武帝时任为博士,官至侍中,扬州刺史。推动了邻近地方的兴学,如“巴汉亦立文学”。景帝褒奖文翁兴学,“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武帝又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郡国学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文翁死后,蜀郡吏民为立祠堂,以资纪念。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