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斯金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斯金纳分类:【文化精萃】 美国心理学家,程序教学的创立者。早年就读于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心理系,193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以后五年在该校研究院当研究员。1937年至1945年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1945年至1947年移任印第安大学心理系主任。1947年被聘请为哈佛大学心理系的终身教授。他提出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是由华生(Watson,J.B,1878―1958)行为主义派生出来的一种新行为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刺激一反应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斯金纳认为反应可分为两种,即诱发性反应和自发反应。前者产生的行为称作应答性行为,后者产生的行为称作操作性行为。与此相应,学习也就可以分为反射学习与操作性学习。前者表现为S―R(刺激―反应)过程,后者则表现为R―S (反应刺激)过程。斯金纳强调操作性行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操作行为过程,它可以通过强化来控制,因而直接控制强化物就是控制行为。强化物即能够增强反应频率的各种刺激。他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教育和训练要取得成效,关键就是要建立特定的强化措施。1954年斯金纳发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的重要论文,把操作强化原理应用到教学上来。他采用教学机器控制学习过程,通过教学程序有选择地强化所要求的行为来达到学习目的。机器教学经过他的改进和提倡,在美国很快发展起来,形成美国教育界的一股新力量,波及了许多国家。机器教学由于把人类的学习行为简单地归结为消极的机械的操作化过程,否定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因此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同时这一教学技术在学校应用中存在不少困难,也使它难以推广。但它的程序设计原理在70年代以来已被人们广泛认识,并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技术中得到应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