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乐府运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新乐府运动

分类:【传统文化】

指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导的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是相对于自汉以来的古乐府而言。汉末建安以后,文人多借用乐府古题而歌咏今事。至唐代,杜甫发扬这一传统,“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用新题写时事。这种“新题乐府”即新乐府,为不入乐的徒诗,不同于入乐的汉乐府。贞元、元和年间,由白居易、元稹倡导,掀起以创作新题乐府反映现实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诗人们竞相参与,遂形成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即新乐府运动之纲领。他的讽喻诗,如《秦中吟》、《新乐府》等。都是尖锐抨击社会黑暗现实的名作。

中唐时期出现的新诗潮。所谓 “新乐府”,又叫 “新题乐府”,指唐代诗人即事名篇所创作的乐府诗,与汉魏乐府及后人袭用古题所作的乐府诗相对。据说,汉魏乐府的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一传统在六朝至唐初却因 “嘲风雪,弄花草” 的诗风流行而颓靡不振。盛唐诗人杜甫有感于此,便以乐府诗体字句参差、自由灵活的形式,“即事名篇”,来针砭现实,如《兵车行》、《丽人行》、《哀江头》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新题乐府,只不过没有明确提出 “新乐府” 的概念。随后,元结、韦应物、戴叔伦、顾况等人也都有新题乐府之作。元结还提出诗歌应该 “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 的主张。这些都可视为中唐 “新乐府运动” 的先声。唐宪宗即位后,曾经颇思振作,这对步入仕途不久的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李绅等人是极大的鼓舞。他们彼此唱和,相互呼应,要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反映各种社会问题,于是就产生了一股新诗潮,现代学者胡适在所著 《白话文学史》中首先将其命名为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 概念的形成,始于李绅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作者) 的 《新题乐府》。元和四年 (809),李绅写了 《新题乐府》 二十首,送给元稹,元稹读后说: “雅有所谓,不虚为文。”自己也仿照这种形式写了十多首,白居易热烈响应,写成五十首,并题为 “新乐府”,正式启用 “新乐府” 一名。白居易将新乐府的创作推向高潮,而且系统明确地阐述了这一诗歌运动的理论主张,所以被后代视为 “新乐府” 的代表人物。白居易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其目的是 “上以补察时政,下以泄道人情”。这实际上就是儒家正统的文学主张,就是要以诗歌作为参加政治的一种方式。他们所创作的 “新乐府”也确实在实践这种主张,举凡当时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非常敏感的问题,都被写入了 “新乐府”。尽管现代某些学者从纯文学欣赏的角度出发,对这种主张和这些创作大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将诗歌作为政治工具是文学的悲哀,但设身处地,我们不难想象这一新诗潮在当时震聋发聩的作用。当时没有新闻媒介,白居易等人实际上是以诗歌的形式来报导社会问题,发表评论,类似所谓“诗报告”或“报告文学”。白居易等人并非 “遵命” 图解朝廷政策,而是因有一种使命感和信念,便以极大的热情和勇气来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以求得以改善。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创造供艺术欣赏的美文学,而是揭露、针砭、讽谕。就是放到现在,如果有这样的诗人,我们也会对其表示极大的敬佩。现代读者不会从纯文学欣赏的角度去批评 “报告文学”,同理,也不应该从这一角度苛求 “新乐府”。

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倡导的创作新题乐府的诗歌运动称为新乐府运动。贞元、元和年间,为促进“中兴”,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革新诗歌的呼声日益强烈。元和四年,李绅首先写了《新题乐府》20首,元稹认为“雅有所谓,不虚为文”,也写了《和李校书新题乐府》12首,接着白居易又写了50首,并为之命名为“新乐府”。从此,自拟新题,专写时事,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的乐府诗便称为“新乐府” 。张籍、王建、刘猛、李余等积极参与,于是以恢复现实主义传统为中心的诗歌运动勃然而兴。这场运动的领袖人物实际是白居易,他在《与元九书》中系统而完整地提出了新乐府运动的理论纲领。这个纲领主要是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谕作用。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明确“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的宗旨。主张用诗歌指陈时弊,反映民病,使之担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的使命。反对六朝以来“嘲风雪,弄花草”的形式主义倾向。其次,要求新乐府诗做到形式与?容统一。白居易认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儿书》),主张文质并重,“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寄唐生》)。并强调学习《诗经》兴寄手法。新乐府运动远学《诗经》,近承杜甫,创作了大量通俗、平易、明畅的诗歌。这些诗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社会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邓元锡在《函史》中褒扬新乐府“风时赋事,美刺兴比,欲尽奋夫六诗之义,大哉洋洋乎!”黄滔更是把元白与李杜相提并论,“大唐前有李杜,后有元白,信若沧溟无际,华岳于天”(《答陈?隐论诗书)。新乐府运动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