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日本儿童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日本儿童节分类:【文化精萃】 日本每年5月5日祝愿儿童茁壮成长,向母亲表示感谢的节日,日语称“子供之日”,源于“端午”的习俗。在古代,日本人把每月最初5天称为“初五”或“端午”,尤其重视5月5日,认为这天是消灾去祸之日。男子往往到深山或野外行猎采药,以躲灾祸。这种行猎亦称“竞丘”,含有“尚武”之意。后来因尊崇佛教忌杀生的教义,打猎被禁止,但“竞丘”的“尚武”活动却保留下来,并由野外移到宫中,发展成皇亲贵族骑马射箭的竞技活动。因此在平安时代“端午”曾被称作骑射节。这种以尚武为宗旨的“端午”经时代变迁,发展为男儿节,并于明治维新后由旧历5月5日改为新历5月5日,于1948年由《有关国民节日的法律》定为不分男女的儿童节。但在民间,作为与3月3日女儿节相对应的男儿节的习俗仍在持续。这天,有男儿的家庭习惯在屋中供上“五月武士偶人”或取形钟馗的偶人,在院中旗杆上升起鲤鱼旗和风幡,为孩子祝贺节日。据说“武士偶人”寓意尚武和勇敢,钟馗可除家厄去病魔,而鲤鱼则象征男儿生动活泼,茁壮成长。节日中,家长通常要给孩子做粽子、糯米豆沙饼吃,带孩子到游乐园、动物园或郊外游玩,有的带孩子去观看棒球比赛,学校常举行运动会以及各种形式的联欢会,以使孩子欢度节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