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早期中山国的建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早期中山国的建立

分类:【地域文化】

中山原名鲜虞,鲜虞之名最早显现于史书《国语?郑语》中,时间为西周幽王八年,即公元前774年。书中记载成周雒阳以北华夏族封国及狄族部落集团的分布,文中说:“当成周者,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其中卫、燕是周的同族,其余都属狄族。由于它们分布于成周以北,所以在有些先秦史书里又称作北狄。上述记载说明,至迟在西周末年,鲜虞氏已作为北狄族中的一个部落(也或许是一个国家)在成周以北的某个地方了。

关于鲜虞的族姓,历史上就有种种异说,至今史学家意见也不一致,大体有两种:一是周同姓说(姬姓);一是殷商后裔说(子姓)。东汉时重要的姓氏著作《风俗通?姓氏篇》认为复姓鲜于是商箕子的后裔,天津市武清县出土的鲜于璜碑也有鲜于氏乃“箕子之苗裔”的话。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也记载:“新市有鲜虞亭,故国,子姓。”古时于、虞可通用,故知鲜于即鲜虞。鲜虞既然在成周以北,又属殷商的后裔,那么商人是否在成周以北现今的河北境内活动呢?从古史资料来看,远在西周以前,商汤的七世祖王亥时期,商人就在易水流域展开了他们的活动,从西周到战国,也有商的遗民在这一带活动的踪影。周公讨伐了武庚之乱以后,《史记》说将武庚杀死,《逸周书?作洛》则说武庚北奔,如果此说可立的话,武庚一定是北奔到商人势力很盛的地方。西周初,周人封召公于燕,那还不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它的北土而镇慑商人! 事实上周人长期以来一直把燕这一带看作是商人的重要分布区,随着西周的灭亡,周人失去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力量,属于商殷族的一部分狄人则活跃起来,《左传》中记有狄人灭邢、卫两国的事。春秋时今河北中部就有三个小国:鲜虞在正定,肥在藁城,鼓在晋县。

公元前546年,晋楚及其盟国在宋都商邱召开了弭兵(息兵)会议,晋楚两大国的争霸战争平息,前541年,晋国开始向北扩展势力,肥、鼓先后被灭,只有鲜虞未倒。前507年,鲜虞大败晋师于平中,生获晋大夫观虎。第二年(前506年)晋会诸侯与召陵,谋为蔡伐楚,“晋荀寅求货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以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损于楚,而失中山。不如辞蔡侯’。”《左传?定公四年》中的这段话,是中山之名首次见于史书的记载,鲜虞改称中山约在春秋末年。荀寅、范献子退出会盟,率军返回晋国,次年,(前505年)范献子率师围鲜虞。此后,中山又介入了晋国的军事内争,同齐、魏、郑、宋、鲁等国一起支持范、中行氏与晋国为敌,并派兵南下伐晋,取棘蒲(今河北赵县),当范、中行氏彻底失败时,中山又接应范、中行氏进入柏人(今河北内丘东北)。为了报复鲜虞人支持范、中行氏作乱,公元前489年晋赵鞅率师伐鲜虞。继赵鞅之后,又有晋智伯的征伐。中山自介入晋国的内争之后,连遭晋国的报复性讨伐,引起了秦国的社会危机,国弱民散,后来,赵襄子又遣新稚穆子再予征伐,中山国似乎消亡了,从现有的先秦文献中,找不到这一时期鲜虞中山的踪影。

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载: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武公继位的中山国,大约就是原来中山国的继续。当武公继位筹划他复兴中山国的事业时,魏国由于魏文侯的政治革新,强大起来了,它与西方的秦国展开了连年的会战,攻取了秦国河西地区,成了中原霸主,前408年,魏又发动了灭亡中山国的战争。《韩非子?外储说左》中记有魏文侯与翟黄、翟角谋划灭中山的事,翟黄系中山国降魏之人,当然详知中山国的内情。魏文侯任命军事家乐羊为征伐中山的魏军统帅,魏与中山之间隔着赵国,魏文侯于出兵前向赵烈侯提出假道的要求,赵烈侯最初不答应,大臣赵利说:“魏攻中山不能取,则魏必罢,罢则赵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矣。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这一席话使赵烈侯放弃了己见,答应魏军假道。这样公元前408年乐羊率魏国大军越过赵国深入到中山国土。当时乐羊的儿子正留居中山,中山武公得悉乐羊将大军来攻,命烹其子以报之,还派人送乐羊一杯肉羹,史载乐羊“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战国策?秦策》说:“乐羊攻中山,三年而拔之”,这很可看出中山守土卫国的决心是多么强大。

魏文侯在占领中山的当年,把太子击封在中山,那时太子击只有14岁,文侯忧其少弱,派得力大臣李克(即李悝)为相辅佐,并封将军乐羊于中山故邑灵寿以镇慑。李克治理中山,实行了一些宽容的政策,缓和了一下鲜虞人对魏的仇视。前403年,子击怀念他的父亲,由其傅赵仓唐使魏,用巧妙的言语打动了魏文侯,把子击召回,换少子挚出封。这个魏之别封的中山,史家称为姬姓的中山,其存在的时间,史书明确记载的只有这几年,但实际的年数一定还要长得多。

鲜虞中山国的早期历史,如从公元前507年与晋平中之战算起,至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止,历经100年,其间不断遭到强邻的入侵,迭遭重创以至复亡,这很能说明当时列国兼并、强凌弱、大吞小的情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