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旱地耕作方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旱地耕作方法

分类:【中国民俗】

苗族种植的旱作物有玉米、小米、高粱、小麦等。

种玉米。三月中旬把土地挖好,新土用锄挖,熟土用钉耙挖,挖好后用小锄开窝,窝距、行距约2尺左右,每窝放玉米2粒,用土把米粒盖好,土厚5分。玉米长到3寸多时,薅头道,去杂草并把细牛粪撒在每株根部,每窝只留一株。六月份玉米出穗时,薅二道,如家有农肥即施,不施也可。六月底,再薅一道,不追肥。收割时一个一个摘下,穗大颗粒饱满的留作种子,其余的或煮给小孩吃,或捆成束挂在梁上留冬季食用。

种高粱。第一年冬天烧荒后把土挖好,第二年三月碎土后撒种子,中间薅两三次草,不施肥,主要是制泡酒吃。

种小麦。用钉耙挖好田,开好沟,一人在前放麦种,一人在后浇粪,不盖土,第二年二月薅一次,除草便可,五月茎割下,捆好挑回家晒干,用挞斗脱粒。

谷类种植较少,一般在经烧荒后要造林的生地上种植,主要是腐熟土性,故产量不是很高,多作为酿酒用。

布依族的旱地,一般种植薯类、豆类、蔬菜、棉花、蓝靛、麻等。一般在邻近村寨的肥地上进行耕种,茶叶、油桐、油茶则多在土坡上种植。旱作物的栽培,肥地耕作较细,一般旱地耕作较粗糙。

侗族的旱地,主要分有旱地、“火烟地”和园地。旱地分布在水田和山林之间,没有水利设施,一般种植旱稻、棉花、红薯、花生等。“火烟地”一般是在山林与稻田接合部的空隙灌木丛或荒草上火耕垦殖,故称“火烟地”。“火烟地”每年耕种的作物不同,第一年称“种头年小米的火烟地”,第二年称“种过两年小米的火烟地”,第三年因地力下降即丢荒,几年之后再砍伐烧荒种植。园地主要分布房前屋后,是种植蔬菜的园地,无灌溉设施,一般浇水和施肥即可。

彝族大部分居住在高寒山区,地广人稀,“耕山到处皆凭火,出入无人不佩刀”,即“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以旱地作物为主,一般是产量较低的荞子和燕麦。在比较肥沃的熟地上,种植玉米、洋芋,并套种豆类、高粱、小米等。烤烟种植面广,产量较高,质量较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