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春秋时赵氏家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春秋时赵氏家族

分类:【地域文化】

《史记?赵世家》说,赵氏之先与秦共祖,先人名造父,西周黎王的御者,据《穆天子传》,他曾驾八骏马载穆王西游,因献名马,穆王赐以赵城,由封地而为赵氏。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名公仲,随周宣王伐戎,千亩之战,助宣王脱险。子叔带,恨周幽王无道,愤而离周去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

晋始祖为周武王之子叔虞,被封于唐,名唐叔虞。其子燮父因唐地傍晋水,改国号为晋。晋地居汾、河之间(今山西南部),方百里,是块沃土。晋初弱小,且被戎狄环围。春秋后期,晋分裂为以晋侯和曲沃公为首的两派,相争时间很长,晋土未能向外开拓,后曲沃武公灭翼(今山西翼城,时为晋侯的都邑),尽有晋地。其子献公,是位雄主,伐诸戎,灭临近小国,延疆拓土,晋形势大变,成为大国,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临翟地,东至河内。

赵氏自叔带以下五世至赵夙,为晋献公将,随献公伐霍、魏、耿等地,因军功得赐耿地。晋文公重耳世成霸业时,赵夙之孙赵衰为晋重臣,子赵盾,历晋襄公、灵公、成公三世为卿,执国政20年,颇有政绩。晋景公时,赵氏家族罹难被杀,赵氏遗孤赵武长大,报了世仇,复得了失去的田邑和官职。晋平公时,赵武的儿子景叔为上军将,这时的赵氏已成为晋卿的权臣了。这一史实,可由下文一段史话反映出来。景叔时,齐景公遣晏婴使晋,晏婴与晋叔向(晋上大夫,晋平公太傅)有段对话,反映了齐晋两国王权渐失于大夫的情势。晏婴说:“齐之政后卒归田氏”,叔向说:“晋国之政,将归六卿。六卿侈矣,而吾君不能恤也。”这两位政治家的预言,都为后来齐晋的发展所证实。叔向所说的“六卿”,即晋国的六家权臣――赵氏、范氏、知氏、荀氏、韩氏、魏氏。当时内部斗争激烈,晋侯不能制。到赵景叔之子赵鞅(赵简子)时,矛盾终于爆发。

赵鞅是一位有雄才大略极有作为的人。晋顷公九年(前571年)周王室王子朝作乱,赵鞅领兵平息,定周敬王于成周(今河南洛阳),继尔又合诸侯之兵戍周10年,因勤王有功,周敬王封其为王室命卿。晋顷公十三年,他又参与把范宣子制订的刑书铸于铁鼎上,公布了晋国第一个成文法典。赵鞅前期的这些活动,使他成为晋人注目的显赫人物。晋定公十二年(前500年),赵鞅伐卫,卫献给他五百家奴隶,时称“卫贡五百家”,赵鞅把这些家奴临时安置于邯郸赵午(晋大夫,越氏家族的另一支)那里,三年后,赵鞅命赵午将这些家奴迁至晋阳,赵午不从命,赵鞅杀赵午,午子赵稷起兵邯郸,同中行氏荀寅与范氏士吉射联合讨赵鞅,赵鞅奔晋阳。嗣后韩不信与魏曼多又联兵驱逐范氏中行氏,迎赵鞅回绛都,于是赵韩魏知四氏联盟,由赵鞅主政。范中行氏败逃至朝歌(今河南淇县),外结鲁、卫、齐、鲜虞等国多次伐晋,不胜。晋定公十八年(前494年),赵鞅率晋师围朝歌,齐、鲁、卫、鲜虞攻晋救范氏,取棘蒲(今河北赵县)。第二年,齐运粮救朝歌,郑出兵护送,士吉射出城迎粮,为赵鞅军所败。鞅临战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仕进),人臣隶圉免。”晋定公二十年(前492年),赵鞅攻朝歌,荀寅突围奔邯郸,次年,赵鞅破邯郸,荀寅奔鲜虞,齐与鲜虞助荀寅入柏人(今河北隆尧西)。晋定公二十二年,赵鞅围柏人,荀寅、士吉射奔齐。赵氏由此拥有了今河北南部的土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