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晁补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晁补之

分类:【文化精萃】

北宋文学家。字无咎,自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属山东)人。自少年之时,便才气飘逸,嗜学不倦。十七岁,从父任官杭州,见钱塘山川风物清丽,便著《七述》一文,进见苏轼。苏轼览之大喜,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补之由此声名于世。元丰年间举进士,调北京(今河北大名县)国子监教授,为太学正。后,李清臣荐堪馆阁,召试,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北宋年间,党争激烈,补之因修《神宗实录》,牵涉新旧党争,以“坐修神宗实录失实”罪贬黜,降通判应天府亳州,又贬监处、信二州酒税。宋徽宗立,宽赦元钓旧党,复以著作召,拜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随后出知何中府,徙湖州、密州、果州,遂主管鸿庆宫,后罢官还家,修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大观末,出党籍。起知达州,改泗州。卒,年五十八岁。晁补之与黄庭坚、秦观、张耒同为“苏门四学士”。其文章温润典缛,凌丽奇卓,久为苏轼所称道。论政、论史之作注重事功,游记之文,相杂议论,如《新城游北山记》,为典型的宋人记游文章,为宋山水记中佳作。其词词风豪迈,亦接近苏轼。如《摸鱼儿?买陂塘旋栽杨柳》中下片“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堂庑颇大,后人以为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其实是晁补之此词之波澜也(刘熙载《艺概》卷四)。作为文学家,晁补之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和北宋词之发展变化中,都占有一定的位置。特别是其词,张尔田《忍寒词序》的评语颇为恰当。“学东坡者,必自无咎始,再降则为叶石林,此北宋正轨也。”而后降及南宗。补之亦工于书画。著有文集《鸡肋集》和词集《琴趣外篇》。研究资料可见《宋史》卷四四四,《文苑传》(中华书局校点本),清张思岩、宗?辑《词林纪事》(成都古籍书店)等。

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元钓中,累迁著作佐郎。绍圣初遭党祸被贬出朝。徽宗初召还,任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等。不久党论复起,以宫观官致仕。大观末除党籍,起知达州,卒于泗州任上。补之才气飘逸,工书画,善属文,精诗词,与秦观、黄庭坚、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散文峭刻峻洁,语言凝练,尤以写景散文为佳。其诗风俊迈可喜,民歌风味浓郁。其词豪放俊逸,气势磅礴,意境深永,为苏门中独承豪放风格者,但略少苏词的旷达超脱,间有含蓄委婉之作,更多凄壮沉咽之感。著有《鸡肋集》70卷、《晁氏琴趣外篇》6卷。

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巨野)人。17岁随父至任所杭州,曾就秀丽的钱塘山川写过一篇《七述》,受到当时做杭州通刺的大文学家苏轼的赞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在开封及礼部别院应试皆列第一,得到宋神宗的赏识,调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钓初年为太学正,后经考试升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秘阁校理任扬州通判。后被召还任著作佐郎。因撰修《神宗实录》触犯皇帝,降为应天府毫州通判,又被贬为监理信州、处州的酒税。宋徽宗时擢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和实录检讨官。蔡京用事时,被指控为“奸党”,因而出任河中知府,又徙湖州、密州、果州,主管鸿庆宫。善属文,文章温润典雅而富有文彩,对《楚辞》研究颇具功力。著有论述屈、宋以来辞赋的《变离骚》等三书。工于诗词,富有真情实感 另有《济北晁先生鸡肋集》70卷,刊行问世。元钓九年二月作《自序》,阐明“鸡肋”含义。后又有续作。有明崇祯刻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崇祯刻本。又有《晁氏琴趣外篇》(又名《晁无咎词》)6卷,收录他的词作。有吴昌绶影宋刊本;今人校本,附有传记,词话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