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智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智永分类:【传统文化】 陈、隋间书法家。名法极,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俗姓王,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七世孙。年百岁乃终。书法兼备各体,尤善草书。继承祖传家法,骨气深隐、体兼众妙。传于永欣寺阁上学书30年,手书《真草千字文》800余本,分赠浙东诸寺庙。求书者甚众,门庭若市,以致门限踏破,裹以铁皮、号曰“铁门限”。唐代书法家虞世南得其传授,对初唐书法影响极大。传世书迹有《真草千字文》、《傲钟繇宣示表》等。 陈、隋间书法家。名法极,俗姓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晋王羲之七世孙,徽之后。出家为山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他受家风影响,自幼喜爱书法。出家后居于永欣寺阁上,专攻书法达三十年之久,直到书业成就后方下阁。用毕的秃笔头置于竹筐中,三十年积秃笔头五大竹筐,埋地下为冢,时称“退笔冢”。他在阁上曾精心临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派人向浙东各寺分赠一本,学者争相模仿,由此书名大盛于时。四方之人纷至沓来,求他写字或题写匾额者门庭若市,以致踏坏了他所居房门的门限。他只得命人用铁皮将门限包裹起来,人称“铁门限”。智永的书法继承远祖羲之书风,笔力纵横,诸体兼备。唐张怀?《书断》评云:“(智永)师远祖逸少(王羲之),历记专精。摄齐升堂,真、草唯命。夷途良辔,大海安波。微尚有道(张芝)之风,半得右军(王羲之)之肉。兼能诸体,于草最优。气调下于欧(阳询)、虞(世南),精熟过于羊(欣)、薄(绍之)。智永章草、草书入妙,隶入能。”当时丁觇善真、隶,与智永齐名,人称“丁真永草”。“永字八法”自崔(瑗)、张(芝)、钟(繇)、王(羲之)传授,所用该于万家,智永发其旨趣,授予虞世南,影响初唐书学。正史无传,事迹略见于《书断》、《尚书故实》、《书史会要》等书中。永所书《真草千字文》有墨迹本及关中刻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