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曲阜孔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曲阜孔庙

分类:【传统文化】

我国最大孔子祀庙。在今山东曲阜县城内。孔丘殁后1年(前478),鲁哀公将其生前旧宅3间改建为庙,“岁时奉祀”。历代迭加增修,至明代中叶扩至现存规模。孔庙凡9进,有圣迹殿、闺文阁、寝殿、诗礼堂、金丝堂等殿、堂、庑、阁466间,门坊54座,碑亭13座,周匝垣墙,配以角楼,总面积327亩。大成殿为正殿,唐代称“文宣王殿”。宋徽宗赵佶尊孔“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始更现名。清雍正年间重建。高32米,东西54米,南北34米,重檐9脊,黄瓦朱棂。前檐浮雕盘龙石柱10根,每根直径1米余。殿前杏坛,传为孔子晚年讲学处。庙东承庆门内为孔子故宅。亦称“阙里故宅”,今仅存“故宅井”。其西侧方亭中立清乾隆御书《故宅井赞》碑。庙内历代碑刻书体俱备,巨者逾丈,小者不及尺。分为谒庙、祭告、修庙、墓志、画赞、诗文、名家法帖、汉画像石等类,计2000余通,为我国罕见大型碑林之一。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派创始人孔丘的祠庙。原为孔丘住宅,孔丘死后一年,鲁哀公改其为纪念庙,东汉永兴元年(153)正式成为国家所立的庙,后经历代帝王重修扩建,至北宋天禧二年(1018),形成大中门以北部分的布局,至明弘治十七年(1504)形成现在的规模,现存建筑除少量金元遗构外,主要为明清所建。

孔庙位在山东曲阜县城内,占地10公顷,南北长600米,东西宽145米,前后计有八重院落,是一组现存仅次于明清紫禁城的巨大建筑群。前三进院落是整组建筑的引导部分,布置着金声玉振牌坊、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横向的墙垣将纵深的空间隔成大小不一、遍植古柏的院落。

自大中门始为孔庙本身,平面长方形,周绕院墙,四角置角楼,仿宫禁制度。入大中门,经同文门,为宏伟的奎文阁,阁建于弘治十七年(1504),高24.7米,是孔庙的藏书楼。奎文阁之后是大成门,两者之间的庭院内东西并列13座御碑亭,皆重檐八角,彩绘斗?,黄瓦朱甍,形体宏大,其中金元遗物各一座,余者均为清代所建。

入大成门,孔庙始分为左、中、右三路。右路为孔丘故宅,左路为祭祀孔丘祖先之殿堂,中路为孔庙主要建筑区,由大成殿、东西庑、寝殿、圣逊殿等组成。

孔庙主殿大成殿正中供奉孔丘塑像,两侧是四配十二哲塑像。殿始建于宋天禧元年(1017),现存建筑为清雍正二年所建。大殿长54米,进深34米,高32米,重檐九脊,斗?交错,巍峨宏丽,气象庄严,殿下筑有巨型须弥座石台基,殿前10根檐柱,浮雕二龙戏珠,下托玉海波涛,上缀朵朵浮云,形象逼真,维妙维肖,实为罕见。在大成殿前甬道的正中,是著名的“杏坛”,相传孔丘就在此处讲学。名曰“杏坛”之亭平面方形,环绕朱栏,十字结脊,黄瓦飞檐,斗?双重,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大成殿后的寝殿,是供奉孔夫人之所,殿前两庑则配祀孔丘72弟子及历代先贤名儒的牌位。寝殿之后为圣逊殿,明万历年间修建,殿中绘孔丘周游列国时的“圣迹图”画面120幅。

孔庙内的另一珍宝是书刻。庙内碑刻上遗有上至两汉、下迄民国的真草隶篆,各家书体俱备,实为国宝。

中国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推崇儒学,各地普建文庙(孔庙),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有明显文化特征的祭祀建筑系统,曲阜孔庙为全国文庙之典范,是我国最大的孔庙。坐落在曲阜市旧城内,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殁后一年(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三间改为庙。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对孔庙进行重修、扩建,现规模为宋代奠定。其总平面严格按照封建社会建筑等级布局,前后共九进院落,其中轴线与曲阜城南门轴线相吻合,沿轴线自南向北,前有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十三御碑亭等。从大成门起,始分三路。中路建筑等级最高,有杏坛、大成殿、东西庑、寝殿、圣迹殿等;东路为孔子故宅;西路主要为祭祀孔子父母的殿堂建筑。全庙共有殿堂阁庑466间,南北长630多米,东西宽约150米,总面积144亩,是山东省现存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