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曾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曾参分类:【传统文化】 孔子弟子。字子舆。尊称曾子。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以孝著称,倡言“夫孝者,天下之大经。”(《大戴礼解诂?曾子大孝》)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论语?里仁》)注重“内省”修养,提倡“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对孔子思想理解精深,后世儒家尊之为“宗圣”。相传《孝经》和《大学》为曾参所著。《大戴礼》中记载有他的言行。 孔子得意弟子。春秋未年鲁国人。名参,字子舆,又称曾子。以孝行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孔子以其能守孝道,授业于他。曾任小吏,禄不过钟釜,赖以乐道养亲。亲死,南游于越。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法归厚”、“犯而不孝”等主张。述《大学》,作《孝经》,并以其学说教授子思等。后世儒家尊其为“宗圣”。 孔子弟子,七十子之一,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费县西南)人。曾皙之子。以孝行与修身著称。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傅不习乎?”(《论语?学而》)又说:“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特重孝行,认为“慎终追远(敬重理丧与怀念祖先),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对孔子思想学说理解至精。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由于曾子至孝如愚,或以“参也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曾子“作《孝经》”。《汉书?艺文志》儒家录“《曾子》十八篇”,今存10篇,即《大戴礼》中,自《修身》至《天圆》十篇。又《大学》一篇,朱熹以“曾氏之传独得其宗”,其“《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四书章句集注》)后被尊为“宗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