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曾昭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曾昭抡分类:【文化精萃】 化学家、教育家。字淑伟。湖南省湘乡县人。1915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0年毕业后赴美国留学,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曾任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1932年发起成立中国化学会,任理事长。自费创办中国最早的化学刊物《中国化学会会志》,任总编辑达20年之久,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化学系主任。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从事抗日民主活动。1946年任联合国原子能管理委员会中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高等教育司司长、高等教育部副部长等职。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第一至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中国化学会会长,全国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主张高等学校教学与研究并重;教师开展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必须做毕业论文等。1957年对中国科学体制问题提出重要建议。其后,任武汉大学化学系元素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从事有机硅、有机磷、有机氟、有机硼和元素高分子学科研和教学工作。曾被错划为“右派”,后中共中央予以改正,恢复名誉。毕生从事化学科研及教学工作,成果累累。为中国化学科学的发展培养了几代人才。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共编写了数百万字的讲义,著译了几十种科技书籍,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和文章。主要著、译有:《炸药制造试验法》、《原子与分子结构》、《化学战争通论》、《有机物质分类反应及验定实验》、《苏联化学手册》、《元素有机化学》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