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子语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朱子语类分类:【文化精萃】 南宋朱熹讲学语录的汇编。亦称《朱子语录》。一百四十卷。宋景定四年(1263),黎靖德根据原池州、饶州、建安所刊的三种《语类》,眉州、徽州所刊的二种《语类》,相互参照,正误补遗,削其重复,编辑成今本。分鬼理气、鬼神、性理、学等二十六门。反映了朱熹“有理有气,以理为本,理在气先”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和“天命之性”、“气性之性”,天理与人欲相对立的人性论。书中还广泛涉及政治、史学、自然科学各个方面,是研究朱熹思想的重要材料。版本很多,有宋咸淳本,明成化九年(1473)陈炜刻本,清石门吕留良宝诰堂刻本,广州书局本。 南宋理学家朱熹讲学语录的分类汇编。南宋黎靖德汇编。朱熹曾经步入仕途,但为官的时间前后只有十多年,其一生的主要精力用在著述与讲学上。朱熹是继孔子之后最博学的儒家学者之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而且多有独特的见解。在平时的讲学中,更是纵横古今,议论风生,妙语迭出。他去世后,门人便开始将各人所闻记录下来,并汇刻成书,先后有过池州、饶州、建安、眉州、徽州等五种不同的版本。南宋末年,黎靖德综合这五种版本,删其重复,重新分类编排,这就是今本《朱子语类》。《朱子语类》 分 “理气”、“鬼神”、“性理”、“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易”、“书”、“诗”、“孝经”、“春秋”、“礼”、“乐”、“孔孟周程张邵”、“吕伯恭”、“陈叶”、“陆氏”、“老氏”、“释氏”、“本朝”、“历代”、“战国汉唐诸子”、“杂类”、“作文” 等二十六门。虽然并非哲学专书,但其中涉及的哲学问题非常多,是了解朱熹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朱子语类》所记是朱熹与弟子平日间的问答之语,故亲切随和,深入浅出,他的许多哲学范畴和命题,通过这些问答才阐述得更加清楚。如 “理一分殊”这一命题,他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便借用了佛教常用的 “月映万川” 的比喻,他说: “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又如谈到 “天理”,他说:“而今说天有个人在那里批判罪恶,固不可; 说道全无主之者,又不可。” 天上没有人格神,但却有一个主宰天地万物者,这就是“天理”。虽然所谈都是形而上的哲学问题,但用的是通俗生动的语体,尤其是许多妙喻,读来别有一种趣味,故颇为流行。 又称《朱子语录》。南宋朱熹讲学语录的分类汇编。朱熹一生长期从事讲学活动,门人弟子对他的讲话和答疑各有所记,在其身后,纷纷加以整理刊刻。最初有多种版本,详略不一。主要有李道传池州所刊《朱子语录》43卷,李性传饶州所刊《朱子语续录》46卷,蔡杭饶州所刊《朱子语后录》26卷,吴坚建宁刊《朱子语别录》20卷等四种《语录》和黄士毅眉州所刊《朱子语类》140卷和王?徽州所刊《朱子语续类》40卷等二种《语类》,然均未尽善。南宋咸淳六年(1270)黎靖德参校当时各本,取长补短,考订异同,去除重复谬误者1,151条,然后分类排比,重新编定,共140卷,分《理气》、《鬼神》、《性理》、《学》等36门,取名《朱子语类大全》。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理学、经学、自然科学、政治、法制、经济、教育、史学、文学、人物、史事评论等方面。哲学上,则集中表现了他“理在气先”的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具体内容包括:“理气”之辨,“天理人欲”之辨及人性论上的“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之辨,竭力鼓吹“存天理,去人欲”。此外,也包括一些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此书虽非朱熹手定,却反映其基本思想,除理学思想外,朱熹的政治、法学、经济、教育、史学、美学、科学思想等,也能在其中发掘出丰富的材料,是历来研究朱熹思想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资料。版本较多,现通行的是南宋咸淳六年黎靖德刻本。另有明成化九年(1473)陈炜刻本、清石门吕留良宝诰堂刊本、日本冈田武彦等合校本等。1981年中华书局以南宋咸淳本为底本点校出版,题名《朱子语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