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淑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朱淑真分类:【文化精萃】 宋代女词人、诗人。自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生活时代一般定为南宋,也有人认为是北宋。她出身世宦之家,世居桃村,嫁为市井民妻,一生落落寡欢,不得志殁。曾与魏夫人为词友。淑真为才女,能画,通音律,工诗词。其词多写幽怨感伤,语淡情浓,形象鲜明,风格婉丽。如《蝶恋花》一词:“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意。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其词承晚唐、五代之风,受柳永、周邦彦影响,加之手法细腻,表露坦诚,浑然成为一格。魏仲恭《断肠诗集序》以为:朱词“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者所能及。”但也曾受到理学家之抨击,以为其词“未适乎情性之正”(《东维子集》)云云。她的诗之创作数量远过于词。道尽其人生感受。如《愁怀》中”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自责》中“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直接坦露内心之积郁。另有咏史议论、山水景物之诗,皆有见地与风致。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研究资料可参见厉鹗、马日?辑《宋诗纪事》卷八十七(商务印书馆)。 南宋女诗人、词人。自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约生活在高宗至孝宗时。出身仕宦的富裕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丈夫可能是出身市井的下级官员,尝随夫宦游吴越荆楚间。传因她本有所爱,婚姻不谐素志,遂至离异,回母家。去世时约在45岁至50岁间,或谓她系投水自沉。死后,诗词被父母以火焚之。生性聪慧敏感,知音律,善书画,工诗词。所作清丽婉转,颇多相思恋情、哀伤怨恨之篇,词受“花间”等的影响甚深,勇敢地表达了封建礼教制度下女性要求爱情自由的抗议与反叛。淳熙九年(1182),宛陵人魏仲恭(字端礼)因在旅邸中闻人传诵朱淑真诗词,感其“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同情其一生遭遇,遂辑集其所作,名《断肠集》刊行于世。清陈廷焯认为:“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应是切合实际的评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